时间: 2025-07-27 16:1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17:16
摸鱼儿 次韵抱瓮
作者: 张伯淳〔元代〕
采黄花自斟清醑,南山人在何许。
浮生聚散云萍似,消得几番寒暑。
些个路。不断情悰,惟有春天树。
停歌罢舞。更说甚悲欢,从教白首,心事付崔橹。
钧天梦忘却当年宦谱。吟蛩休怨休诉。
如今世味更尝惯,但见青山多妩。
清对苦。是我误儒冠,还是儒冠误。
西湖胜处。且趁取时佳,不寒不暖,同泛小舟去。
我采摘黄花,独自斟酒,南山上的人们又在何处呢?
浮生如同浮萍般聚散不定,经历了多少个寒暑?
那些路途,无法断绝我的情思,只有春天的树依旧在。
停下歌舞,谈论何必悲欢离合,白发时分,心事只能寄托给崔橹。
仿佛忘却了当年在官场上的梦,吟咏秋虫不再怨诉。
如今对世事已经习惯,眼前只见青山更显妩媚。
面对苦涩的事,是我误解了儒冠,还是儒冠误导了我?
在西湖的美景中,趁着这良辰美景,不冷不热,和你一起划小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伯淳,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多以隐逸生活为理想,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然的向往。
张伯淳的《摸鱼儿 次韵抱瓮》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词作,表现了对浮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开篇以“采黄花自斟清醑”,既展现了闲适的生活状态,又暗示出对人生的思考。南山的隐士们似乎在呼唤,又如同白云般飘渺,诗人对世事的困惑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此交织。
“浮生聚散云萍似”一句,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消得几番寒暑”则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的“不断情悰,惟有春天树”则充满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春天的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随着诗句的深入,“心事付崔橹”表现了诗人在白发苍苍之际,心中依旧难以释怀的情感。张伯淳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最后,诗人以“西湖胜处”的美景作结,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是在告诉读者,尽管人生多有不如意,但在自然中,依然可以找到心灵的归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伯淳的《摸鱼儿 次韵抱瓮》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历史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着什么?
A. 自然之美
B. 理想的隐逸生活
C. 乡愁
“浮生聚散云萍似”这句中的“浮萍”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稳定
B. 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C. 青春的消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