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27:32
摸鱼儿(守岁)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是疑他春来忽,是疑岁别人去。
古今守岁无言说,长是酒阑情绪。
堪恨处。曾亲见都人,户户银花树。
星河未曙。听朝马笼街,火城簇仗,
御笔已题露。人间事,空忆桃符旧句。
三茅钟自朝暮。严城夜禁故如鬼,
况敢凭陵大。冬冬鼓。
但画角声残,已是新人故。
休思前度。叹五十加三,明朝领取,
闲看五星聚。
这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疑惑春天是否已经悄然而至,也在思索新旧年轮的交替。古往今来的守岁仪式毫无言语可言,酒宴散尽之后,情绪难以平复。令人痛心的是,曾经看到的人们,家家户户挂满了银花树,星河还未亮起,晨曦的马声在街道上响起,火树银花照亮了城镇,皇帝的御笔已在年末留痕。人间的事务,让人空想起旧年的桃符。三茅的钟声自晨到暮,城市的夜晚依旧如鬼魅般静谧,谁敢在这禁忌的夜晚高声喧哗?冬天的鼓声依然响起,角声渐渐消逝,已是新人与旧人相隔。不要再思念过去,感叹五十加三,明天就要领取新的岁月,悠闲地观看五星的聚集。
“是疑他春来忽”:
“古今守岁无言说”:
“长是酒阑情绪”:
“堪恨处”:
“星河未曙”:
“人间事,空忆桃符旧句”:
刘辰翁,字仲华,号醉翁,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而又蕴含哲理,常常反映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的思考。
《摸鱼儿(守岁)》作于年末,诗人以守岁的场景为背景,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反映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的情感波动。
《摸鱼儿(守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新旧交替的时刻,借助守岁的主题,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春天的悄然来临与旧年的离去交织在一起,带来了无尽的怀疑与感伤。开头的“是疑他春来忽,是疑岁别人去”,一语双关,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又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句子“古今守岁无言说,长是酒阑情绪”,则将个人情感与传统习俗相结合,酒宴的散去虽然是迎接新年的仪式,却也带来了情感的余波。此时,诗人更是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怀念。
整个诗作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星河未明,马声渐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诗人将诗意与哲理融汇,表达对人间事的空思与旧日桃符的怀念,体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严城夜禁的描写,突显了时代的压迫感,诗人通过对比,展现出个体在历史长河中无奈的处境。
结尾的“叹五十加三,明朝领取,闲看五星聚”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经历过许多,诗人依然期盼着新年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可能。
整首诗歌通过对守岁这一传统习俗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盼,展现了人们在旧年与新年交替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守岁”是指什么?
“长是酒阑情绪”中的“酒阑”指的是?
“星河未曙”中“星河”象征着什么?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
《静夜思》 - 李白
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的感悟。
《守岁》 - 杜甫
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对旧年的不舍,两者都关注于时间的流逝,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奋斗。
《元日》 - 王安石
通过对春节的描绘,表现对新年的欢庆与希望,主题与《摸鱼儿(守岁)》相似,但情感基调更为欢快。
这些书籍与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