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04
《摸鱼儿(景定庚申会使君陈碧栖)》
作者:柴望 〔宋代〕
便无他杜鹃催去,匆匆春事能几。
看来不见春归路,飞絮又随流水。
留也是。怎禁得东风红紫还飘坠。
天涯万里。怅燕子人家,沈沈夜雨,添得断肠泪。
嬉游事。早觉相如倦矣。
谢娘庭院犹记。闲情已付孤鸿去,依旧被莺呼起。
谁料理。正乍暖还寒,未是晴天气。
无言自倚。想旧日桃花,而今人面,都是梦儿里。
这首词表达了春天已将逝去,但却没有其他的鸟儿来催促春天的归来,匆匆的春事又能持续多久呢?望着眼前,似乎再也看不见春天的回归之路,飞扬的柳絮又随流水漂流而去。即便留住了春天,又如何能抵挡那东风中红紫花瓣的飘落?
在天涯海角,我感到无比惆怅,燕子归来的家已不复存在,夜雨沉沉,添得我无尽的断肠泪。玩乐的事情,早已让我感到厌倦。
谢娘的庭院我依然记得,闲情也已随孤鸿远去,依旧被黄莺唤起。谁来料理这纷扰?此时正是乍暖还寒,天气还未真正晴朗。我无言地倚靠着,回想着昔日的桃花,现在的人面,都是梦中的景象。
作者介绍:柴望,字子望,号东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词作和诗歌,风格多以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的感情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宋代一个不确定的时期,可能是诗人面临离别或孤独的情感,借春天的景象抒发内心的惆怅和对往昔的追忆。
这首《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流逝与人心的孤寂。首句“便无他杜鹃催去”,点明了春天的逝去,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匆匆春事能几”,则暗示了时间的匆忙和春光的短暂。
词中“飞絮又随流水”,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飞絮象征着过往的美好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复存在。接下来提到的“怅燕子人家”,燕子是春天的使者,然而此时的燕子已经不再,令词人倍感惆怅。
整首词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也有对人世间孤独的感慨,词人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无尽的思乡与对往昔的怀念。最后一句“都是梦儿里”,更是将整首词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往昔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现实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飞絮又随流水”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希望
D. 愤怒
诗人对昔日的桃花有什么感慨?
A. 怀念与期待
B. 忘却与无所谓
C. 伤心与绝望
D. 不屑与嘲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