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1:07
青玉案
作者: 曹勋 〔宋代〕
东风冉冉迟芳昼,
渐黄缀疏疏柳。
为惜春来通安否,
可能相就,径须图醉,
莫问伤春瘦。
陶然共酌新醅酒,
咏好句须还凤楼手。
唱了新词归来后,
琐窗香暗,语声和笑,
喜入灯花秀。
春风缓缓地吹拂着,白昼逐渐变得温暖,柳树的枝条开始泛黄,稀疏的柳叶随风摇曳。为了珍惜春天的到来,想知道你在安好否?我们可以相聚,尽情畅饮,不必在意伤春的心情。我们一起陶醉于新酿的美酒,吟咏美好的诗句,回到那高雅的凤楼。唱完新词后,轻声细语中夹杂着欢笑,灯下的花影映照着我们的快乐。
作者介绍
曹勋(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作品大多表达对春天、酒和友谊的向往,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青玉案》是曹勋在春天来临之际所作,正值春意盎然,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珍惜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享受态度。
《青玉案》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与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开头的“东风冉冉迟芳昼”,就以清新的意境引入,描绘出春风轻拂的温暖气息,紧接着“渐黄缀疏疏柳”则将目光聚焦于春柳的变化,展现自然的生机。在“为惜春来通安否”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更透出对朋友近况的关心,显示出人际关系中的那种温暖与情谊。
接下来的“可能相就,径须图醉,莫问伤春瘦”,则是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尽管春天的流逝让人感到伤感,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饮酒作乐来忘却忧愁。接着的“陶然共酌新醅酒”将欢乐的场景呈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饮酒、吟咏的行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最后几句“喜入灯花秀”,通过灯光下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春天的美景,更多的是在表达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乐趣。这首词既有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出对春天的珍惜、对朋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乐观与豁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青玉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曹勋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新醅酒”象征什么?
A. 伤感
B. 友谊和欢乐
C. 自然景色
D. 生命与死亡
“东风冉冉迟芳昼”中的“芳昼”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白天
B. 夏天的白天
C. 秋天的白天
D. 冬天的白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曹勋的《青玉案》更强调春天的社交与欢乐,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个人的孤独与沉思。两者皆通过饮酒表达情感,但背景和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