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夜作》

时间: 2025-05-04 11:38:32

诗句

十月多蚊蚋,昏昏气未平。

正须三日雨,却用一霜晴。

闲馆萧条意,空阶点滴声。

钟残抚枕叹,归梦几时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32

原文展示:

十月多蚊蚋,昏昏气未平。正须三日雨,却用一霜晴。闲馆萧条意,空阶点滴声。钟残抚枕叹,归梦几时成?

白话文翻译:

十月的夜晚,蚊虫很多,空气中弥漫着未散的闷热。正需要三天的雨水,却偏偏来了一场霜降的晴天。空荡荡的馆舍让人感到萧条,只有空旷的台阶上滴落的雨声。钟声沉沉,抚摸着枕头叹息,不知道归来的梦何时才能实现?

注释:

  • :指小虫,尤其是嗡嗡作响的蚊虫。
  • 昏昏:形容天色暗淡,气氛沉闷。
  • :需要。
  • 霜晴:指天气晴朗,但伴随霜降。
  • 闲馆:空荡的房子或馆舍。
  • 点滴声:雨水滴落的声音。
  • 钟残:钟声已经微弱,剩下的余音。
  • 抚枕:用手轻轻抚摸枕头,表示思念或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雨夜作》成诗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多事之秋,陆游的生活经历了许多波折,内心常常感到孤独与无奈。此时,他身处闲寂的环境中,内心渴望归乡与团圆。

诗歌鉴赏:

《雨夜作》展现了陆游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开篇描绘了十月的蚊虫与潮湿的气候,传递出一种闷热的烦躁感。在这个季节,诗人期待着雨水的降临,然而却迎来了霜降的晴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着无法如愿的失落情绪。接着,诗人描绘了空荡的馆舍,萧条的环境与滴落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最后一句“归梦几时成”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归乡梦的渴望与焦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月多蚊蚋:描绘了秋季的气候,显示出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 昏昏气未平:传达出一种闷热未散的感觉,为下文的情感氛围铺垫。
  • 正须三日雨,却用一霜晴:展现出诗人对天气的期待与失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无奈。
  • 闲馆萧条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空阶点滴声: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静谧的环境,增强了孤独感。
  • 钟残抚枕叹,归梦几时成:表达了对归乡和团圆的渴望,情感愈加浓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天气变化比喻心境,展现内心的矛盾情感。
  • 拟人:将钟声与感情结合,赋予钟声以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闲馆萧条意,空阶点滴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秋夜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无常时所产生的无奈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洗净。
  • :象征着冷清与孤寂。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叹息。
  • 空阶:象征着孤独的环境与寂寞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昏昏”是指什么? A. 明亮 B. 暗淡 C. 温暖
  2. 诗人对天气的期待是什么? A. 暴风雪 B. 三日雨 C. 晴天
  3. “钟残抚枕叹”中的“钟”主要象征什么? A. 时间 B. 哀伤 C. 梦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陆游的《雨夜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孤独和思乡之情的抒发,但陆游更侧重于自然环境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亲情的牵挂与忧虑。

参考资料:

  1. 《陆游全集》
  2. 《宋代诗词鉴赏》
  3. 《古诗词细读与赏析》

相关查询

宁郡未复大兵云集居民转徙悲不自胜 乞假省亲道中作 初月 花朝雪霁出三峡 蕉屏 自得 其六 自得 其五 自得 其四 自得 其三 自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奸衅 祖述有自 曲尽奇妙 豸字旁的字 横下心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虚堂悬镜 臼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感事 一衣带水 包含蒲的成语 持盈守虚 尸字头的字 荣赉 包含等的成语 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王佐之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