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3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3:24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时世重古不重新,
破图谁画四胡人。
臂鹰捧盘犀利水,
铁锁师子同麒麟。
翘翘雉尾插头上,
深目钜鼻青搭巾。
涂朱点绿笔画大,
筋骨怒露蛮祠神。
茜袍白马韩公子,
从何得此来秘珍。
定应海客远为赠,
中国未睹难拟伦。
公子自言吴生笔,
吴笔精劲瘦且匀。
我恐非是不敢赞,
退归书此任从嗔。
这首诗写道:如今的世道重视古老的艺术,却不再更新,它的破图是谁画的四个胡人呢?手臂上有鹰,手捧盘子里的水犀,铁锁和狮子同样形态如麒麟。翘翘的雉尾插在头上,深邃的眼睛和巨大的鼻子,青色的头巾搭在上面。朱红涂抹,绿色点缀,笔画显得气势磅礴,筋骨愤怒地展示着蛮族的神灵。身穿茜色袍子的韩公子,怎会得到这样的秘宝呢?一定是远方的海客赠送的,中国没有见过,难以与之相提并论。公子自己说这是吴生的笔,吴笔精致而力道十足,线条瘦而均匀。我恐怕这不是因为不敢赞美,只是退回去写下这个,任由我的情绪发泄。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闻韶,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律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时值社会政治变革,诗人通过对古画的观赏,表达对古代艺术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感慨。
梅尧臣的《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是一首充满历史与文化反思的作品。诗中通过对一幅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艺术的敬仰与对当代社会的失望。诗的开头便提出“时世重古不重新”,直接表达了对现今艺术停滞不前的批评。接着,通过对画中人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古代胡人形象的生动与独特,诸如“臂鹰捧盘犀利水”的形象不仅体现出画作的精美,更暗示了当时人们对外族文化的复杂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韩公子与其作品的赞美,表达了对于艺术创作与文化交流的思考。尤其是“定应海客远为赠”一句,体现出对异域文化的渴望与欣赏,表明即便中国未见过这样的艺术,依然不能否认其价值。最后,诗人自谦道“我恐非是不敢赞”,反映了其对艺术真实与自我表达的认真态度。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中交织,体现了梅尧臣对历史、文化与艺术的深切关注,以及他对当下现实的批判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的珍视以及对现实艺术风格滞后的失落感,同时也反映了对异域文化的欣赏和对自我艺术创作的自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胡人”指的是哪一类人群?
“涂朱点绿”在诗中意指什么?
“我恐非是不敢赞”这一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梅尧臣的《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艺术的崇敬和对人文情怀的深刻思考,但梅尧臣更注重于细致的描绘与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个体的豪情与自然的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