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3:43
鹧鸪天·谁道夔龙不致君
作者:姚燧 〔元代〕
谁道夔龙不致君?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坟。
谁说夔龙不能成就你?白发离乱的事情从未听闻。
三秦的碧绿树木在春天生机勃勃,千里的青山掩映在傍晚的云彩中。
何为事业,何为功勋!活到五十岁已是半生。
从今往后,纵情于万八千场的醉酒,不要再为刘伶的坟墓献酒了。
作者介绍:姚燧,元代诗人,字子文,号静斋,来自山西。他的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抒怀见长,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离别之苦,借用夔龙的意象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鹧鸪天·谁道夔龙不致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词作,姚燧通过对夔龙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开篇以“谁道夔龙不致君”引入,质疑世俗对理想与成就的偏见,展现出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接下来的“白头离乱不曾闻”,则是对人生苦短、岁月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反思。
全词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三秦的“碧树”与“青山”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对“何事业,底功勋”的疑问,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深思,表明功名利禄的无意义。最后,提到“万八千场醉”,则是对享乐人生的呼唤,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整首词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坚持、对现实的无奈与对享乐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夔龙”象征什么?
诗人提到“万八千场醉”是为了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姚燧的《鹧鸪天》在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上更加内敛,更多的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强调享乐的洒脱。两者各有千秋,共同反映了对人生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