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玉肌春瘦》

时间: 2025-05-07 07:04:10

诗句

玉肌春瘦。

别凤离鸾後。

柳外画船看翠袖。

眼艳风流依旧。

杏梁语燕绸缪。

可堪前梦悠悠。

几度欲成花雨,断云还过南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4:10

原文展示:

清平乐·玉肌春瘦
作者: 卢祖皋 〔宋代〕

玉肌春瘦。别凤离鸾后。柳外画船看翠袖。眼艳风流依旧。杏梁语燕绸缪。可堪前梦悠悠。几度欲成花雨,断云还过南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天的肌肤显得消瘦,凤求凰的离别之后,柳树外的画船上看见那翠绿的袖子。那双眼睛依旧美丽而风流。杏树下的梁上,燕子在低语,轻声绣缠。回想过去的梦境,实在令人惆怅。几度想要化作花雨,却只见那断断续续的云彩,依然飘过南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肌: 比喻女子的皮肤细腻如玉。
  • 春瘦: 春天的美丽女子显得消瘦。
  • 别凤离鸾: 比喻离别的痛苦,凤和鸾是传说中美丽的鸟,象征美好的爱情。
  • 翠袖: 指女子的衣袖,通常为翠绿色,象征青春和美丽。
  • 杏梁: 杏树的横梁,燕子在此栖息。
  • 绸缪: 轻声细语,形容燕子低声交流。
  • 前梦悠悠: 过去的梦境显得悠长而缥缈。
  • 花雨: 比喻爱情的洒落和美好,同时也象征着情感的流逝。
  • 断云: 形容云彩的零散,不连贯。

典故解析:
“别凤离鸾”出自古代神话,象征着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常用来形容悲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祖皋,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作风格清丽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描绘爱情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天,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往昔情景的怀念与对当下孤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平乐·玉肌春瘦》是一首充满春意和离愁的词作。词中通过“玉肌春瘦”开篇,隐喻女子在春天的美丽和消瘦,立即引发读者对美好青春的向往。接下来的“别凤离鸾后”则引入离别的主题,暗示着词人曾经的恋情与失去。柳外的画船、翠袖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缠绵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同时又与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眼艳风流依旧”,说明尽管经历了离别,女子的美丽与风流依然不减,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杏梁上燕子的低语,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情感,那种轻声细语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悲伤。而“可堪前梦悠悠”则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的怀念,几度想要化作花雨,却只见“断云还过南楼”,这句转折让人感到无奈,仿佛所有的期待都被现实的无情打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词人对爱情深切的眷恋与对失去的惋惜,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肌春瘦: 以“玉肌”描绘女子的美丽,暗示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消逝。
  • 别凤离鸾后: 离别的痛苦,表现出深刻的情感。
  • 柳外画船看翠袖: 描绘出女子的柔美与春意盎然的景致。
  • 眼艳风流依旧: 说明美丽依旧,情感未减。
  • 杏梁语燕绸缪: 燕子的低语象征着温柔的爱情。
  • 可堪前梦悠悠: 追忆往昔的感伤与惆怅。
  • 几度欲成花雨: 想要洒落的情感与美好。
  • 断云还过南楼: 现实的无情与梦境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肌”比喻女子美丽的皮肤。
  • 拟人: 燕子在“语”,赋予其情感。
  • 对仗: 词中多处体现对仗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题围绕对爱情的回忆与对失落的感慨,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肌: 美丽、柔嫩。
  • 春瘦: 生命的消逝。
  • 画船: 美好的回忆。
  • 翠袖: 青春的象征。
  • 燕子: 代表爱情与温暖。
  • 花雨: 美好而短暂的情感。
  • 断云: 无常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肌春瘦”中的“春瘦”指的是:
    A. 春天的美丽
    B. 春天的消瘦
    C. 春天的丰盈

  2. “别凤离鸾”象征着:
    A. 离别的痛苦
    B. 重逢的欢喜
    C. 友谊的长久

  3. “几度欲成花雨”中的“花雨”象征:
    A. 爱情的洒落
    B. 春天的雨水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追忆。
  • 温庭筠《更漏子》: 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爱情与离愁。

诗词对比:

  • 对比《清平乐·玉肌春瘦》与李清照的《如梦令》:
    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失去的感伤,但《清平乐》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如梦令》则更加强调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友人之南陵 山中道士 送路 送罗少府归牛渚 马戴居华山因寄 送友人如边 送金州鉴周上人 送崔峤游潇湘 送别 寄贺兰朋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肆笔 靑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蛮纥恒 蹴踖 包含臭的词语有哪些 子虚乌有 礼先壹饭 包含顾的成语 暇适 怒目切齿 罪在不赦 毋字旁的字 包含清的词语有哪些 狮虎当道 舞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