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5:41
梦欲腾天天渐老,一缕游魂,青埂峰前绕。
不见绛珠还泪草,三生影事凭谁道?
唤取当年精卫鸟,衔石填冤,争奈沧波渺?
筝柱凄凄含苦调,古今幽怨知多少!
梦中欲飞却渐渐感到年华已老,一缕游魂在青埂峰前徘徊。
不见绛珠草中流下的泪水,三生三世的影事又有谁来倾诉?
唤回当年的精卫鸟,它衔着石头来填补冤屈,奈何浩瀚的海波渺茫无边?
筝柱发出凄凉的音调,古今多少幽怨又有谁能知晓?
熊盛元,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擅长运用传统诗词的形式结合现代人的情感,作品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
此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转型时期,诗人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借鉴,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和命运无奈的深刻思考。
《蝶恋花 和阿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梦境和现实、自由与束缚的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开篇即以“梦欲腾天”引出主题,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天渐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遥远,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绛珠”与“精卫鸟”是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前者象征着对爱情的追忆与无奈,后者则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尤其在“唤取当年精卫鸟,衔石填冤”一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反抗和追求真理的执着。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思。
最后一句“古今幽怨知多少”更是将情感升华,超越了个体的悲伤,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经历,使得整首诗在个人与历史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命运的无奈,最终升华至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绛珠”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爱情和泪水
C. 生命
“精卫填海”典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命运的无奈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怀念
诗中“梦欲腾天”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渴望自由与理想
C. 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