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1:06
踏莎行
袁思亮
倦不成眠,醒还似醉。
轻阴薄暝恹恹地。
东风吹老有情天,
和天也学人憔悴。
影妒花肥,歌嫌莺碎。
一春尝遍愁滋味。
小楼昨夜卷珠帘,
杏梢偷传燕支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难以入眠,醒来后的状态并没有好转,反而像醉酒一样迷迷糊糊。轻柔的阴云在黄昏时分显得无精打采。春风将万物都吹得憔悴,连天空也像人一样显得苍老。影子嫉妒花朵的丰盈,歌曲嫌弃黄莺的啼叫太过破碎。诗人经历了一整个春天的愁苦,小楼昨夜轻轻卷起珠帘,杏树的枝头悄悄传来燕子流下的泪水。
作者介绍:袁思亮,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多受古典影响,常以细腻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年代,诗人通过细腻的抒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隔阂,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及内心的无奈。
《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诗的开头通过“倦不成眠,醒还似醉”直白地表现了诗人的困扰与迷惘,既有生理上的疲惫,也有心理上的痛苦。这种状态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心中的苦闷之间的矛盾。接下来的“轻阴薄暝恹恹地”描绘了春天黄昏时的情景,轻柔的阴云笼罩着大地,似乎在映衬诗人内心的无奈。
“东风吹老有情天”一句,赋予春天以情感,春风不仅带来温暖,也带走了生机,仿佛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的“影妒花肥,歌嫌莺碎”则通过拟人手法,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嫉妒与向往,花的丰盈与黄莺的啼鸣都成为了诗人心中愁苦的映射。
最后两句“小楼昨夜卷珠帘,杏梢偷传燕支泪”,以细致的场景描写画面落幕,珠帘轻卷,杏树的细枝似乎在倾诉着燕子的哀伤,流露出的泪水象征着春天的悲伤,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感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对春天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受与生命的无常。
诗中“倦不成眠”意指:
A. 困倦无法入睡
B. 自然现象
C. 美好回忆
“东风吹老有情天”中的“东风”象征:
A. 冬天的寒意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萧瑟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内心的愁苦?
A. 燕子的泪水
B. 轻阴薄暝
C.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