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06
呖呖哀鸣,翛翛倦羽。
经年也学人羁旅。
烟汀沙渚恐无凭,
不曾寄得书儿去。
上苑荒凉,衡阳间阻。
有人独倚阑干数。
楼头过尽万千行,
残霞落照秋江暮。
在空中啼鸣的雁儿,飞翔得疲惫不堪。
经过多年,竟也学会了像人一样漂泊。
在烟雾弥漫的滩涂和沙洲上,我感到无所依靠,
一直无法寄出我的书信。
上苑显得荒凉,衡阳的阻隔让我孤独。
有人独自倚着栏杆数着飞过的雁儿。
楼头已经飞过了成千上万的行雁,
夕阳的余辉照耀着秋天的江水,渐渐沉寂。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以情感细腻、意境悠远著称。他的诗风多受前人影响,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
《踏莎行 其一 咏雁》是俞士彪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生活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诗中雁的形象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灵,更是他自己内心情感的映射。
这首《踏莎行 其一 咏雁》通过描绘雁群的飞翔和自身的孤独,展现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沉重感受。开头的“呖呖哀鸣”直接呈现了雁的悲鸣,将读者带入一种哀伤的氛围中。接下来的“翛翛倦羽”,则描绘了飞鸟的疲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倦怠与无力感。
“经年也学人羁旅”一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几年的旅途让他和飞雁一样,失去了归属感。而“烟汀沙渚恐无凭”,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依靠的渴望,充满了孤独和惶恐。
“上苑荒凉,衡阳间阻”,在描写环境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的隔阂。“有人独倚阑干数”,展示了他对飞翔的雁群的注视与思念,透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最后两句“楼头过尽万千行,残霞落照秋江暮”,用壮丽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构建出一种既美丽又悲凉的意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使整首诗弥漫着浓烈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同时通过雁的形象传达出对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思乡情怀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乡愁
C. 战争
D. 自然
“呖呖哀鸣”中的“呖呖”指的是什么?
A.风声
B.鸟叫声
C.水声
D.人声
诗中提到的“上苑”指的是什么?
A.皇家园林
B.学校
C.村庄
D.山林
“残霞落照秋江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快乐
B.悲凉
C.愤怒
D.庆祝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李白的诗同样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过往英雄的怀念,而俞士彪的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归属感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