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27:17
东风乍染庭前柳。
远近草芽醺欲透。
韶华整整似年时,
浑不信客情非旧。
玉阑干畔沉吟久。
怎此生多半辜负。
酒觞莫为惜春衫,
拚愁痕渍损双袖。
东风刚刚吹拂,庭前的柳树被染上了春色。
远处和近处的草芽都显得醉意盎然,仿佛要透出地面。
春光好像整整一年那样美好,
我怎能相信客人的情意就已经不如往昔?
在玉阑干旁沉吟了很久,
怎能让我的一生有那么多的辜负?
酒杯不必为惜春的衣衫而忧愁,
干脆让愁苦的痕迹沾湿双袖。
袁荣法,近代诗人,活跃于清末民初,擅长古诗词,风格多样,常以抒情为主,作品中常融入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思考。
《玉阑干》创作于春季,诗人在这样的时节感受到生机与美好,但同时也感到人生的无常和对旧情的怀念。这首诗是在一种对自然美的感叹和对自己情感经历的反思中产生的。
《玉阑干》是一首充满春意与人情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东风乍染庭前柳”引入春天的意象,展现出万物复苏的景象。接下来的“远近草芽醺欲透”则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气息,草芽似乎也在春风中变得醉意盎然,生机勃勃。
诗中“韶华整整似年时”一句,突显了春光的美好和时光的流逝,诗人感叹即便春光如昔,但对朋友的情谊却似乎已不如往年。“浑不信客情非旧”表达了诗人对人情淡薄的无奈与失落。
“玉阑干畔沉吟久”,诗人站在高雅的栏杆旁,沉思良久,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怎此生多半辜负”则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感叹自己的一生充满了遗憾与辜负。
最后两句“酒觞莫为惜春衫,拚愁痕渍损双袖”则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态度,不必因为春天的短暂而过于忧愁,反而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愁苦,尽情享受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人情淡薄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呼唤珍惜当下的生活与情感,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中“东风乍染庭前柳”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浑不信客情非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失落 B. 高兴 C. 疏离 D. 忧愁
诗中“酒觞莫为惜春衫”中的“酒觞”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食物 C. 衣服 D. 花
与李白《月下独酌》相比,袁荣法的《玉阑干》更注重对春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反思,而李白则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寄托,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