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渝州寄王道矩》

时间: 2025-07-26 07:16:58

诗句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7:16:58

原文展示:

苏轼的《渝州寄王道矩》

曾闻五月到渝州,
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
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
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
厌闻船上报更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曾闻五月到渝州”,说明诗人在远方听闻渝州的季节变化,感受到江水拍打在长亭的声音。接着,作者提到自己的梦魂常常萦绕在故乡,和朋友一起讨论唐朝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的节令也发生了变化,寒霜已经落在江面,波浪也渐渐平息。归乡的梦想在漫长的冬夜里无法实现,作者对此感到厌倦,特别是在船上听到的关于归期的消息,让他更加心烦。

注释:

  • 曾闻: 曾经听说。
  • 渝州: 现今重庆一带,因地理位置而闻名。
  • 水拍长亭砌下流: 描述水流拍打在长亭下的情景,给人以动感。
  • 梦魂: 这里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唐史: 指唐朝的历史,可能是诗人与友人讨论的内容。
  • 舟经故国: 乘船经过故乡。
  • 岁时改: 节令变化。
  • 霜落寒江: 寒霜落在江面,描绘了凛冽的冬季景象。
  • 归梦不成: 归乡的梦想无法实现。
  • 厌闻: 厌烦听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的波折与个人的荣辱,丰富的经历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深厚的素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谪期间,身处异乡,他怀念故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渝州寄王道矩》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开篇两句,诗人通过对渝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声景交融的意境,水拍长亭的声音仿佛带来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接着,梦魂缭绕的意象,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心中的那份牵挂与思念。诗中提到与友人论唐史,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舟经故国”的意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故国的变化,增加了离愁的沉重感。尤其是“霜落寒江”的描写,给人以冷清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最后,诗人在冬夜中对归乡梦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他心中的苦闷与对生活的厌倦,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闻五月到渝州: 说明诗人身处他乡,却听闻故乡的季节变化,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2. 水拍长亭砌下流: 以生动的意象展示自然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乡愁的氛围。
  3. 惟有梦魂长缭绕: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梦中常常萦绕着故乡的印象。
  4. 共论唐史更绸缪: 通过与友人讨论古代历史,反映出诗人对文化的热爱和对过往的追忆。
  5. 舟经故国岁时改: 诗人乘船经过故乡,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
  6. 霜落寒江波浪收: 描绘了寒冷的冬季,给人以萧瑟的感觉,象征着孤独与落寞。
  7. 归梦不成冬夜永: 归乡的梦想难以实现,冬夜的漫长让人感到无尽的等待。
  8. 厌闻船上报更筹: 诗人对船上归期的讨论感到厌烦,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梦魂”将思念具象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 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水拍”“霜落”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流逝的时间与思念的情感。
  • 长亭: 代表着离别与归途的希望。
  • 梦魂: 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精神寄托。
  • : 冷清的意象,象征着孤独和季节的变迁。
  • 寒江: 反映出凛冽与孤寂的环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水拍长亭”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美
    B. 思乡情
    C. 离别愁

  2. “舟经故国岁时改”中的“岁时”指的是什么? A. 时间
    B. 季节
    C. 年龄

  3. 诗人在冬夜中感到厌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船上的寒冷
    B. 对归乡的渴望未能实现
    C. 听到的风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头》,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有相似的孤独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渝州寄王道矩》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轼的诗更为细腻,描绘了自然环境和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浓烈的乡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轼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查询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 兴庆池侍宴应制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闲园即事寄韦侍郎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 赠彭州权别驾 饯赵尚书摄御史大夫赴朔方军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 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响不辞声 汾丘 言旨 西字头的字 业字旁的字 包含舵的成语 直诚 宜修 釆字旁的字 薏苡之疑 百无一存 包含疼的词语有哪些 无病呻吟 气断 兀字旁的字 三人六样话 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