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

时间: 2025-04-16 17:42:28

诗句

?此诗卷十六已收,题:再用前韵。

?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7:42:28

原文展示

此诗卷十六已收,题再用前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第十六卷已经收集完毕,特意再用之前的韵律来写一首。

注释

  • 此诗卷:指的是该诗的卷数,古代诗作常常分卷来收录。
  • 已收:已经整理和完成。
  • 前韵:指的是之前所用的韵律,即在此诗中继续使用之前的韵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皆有高深造诣,尤其以豪放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曾被贬谪至黄州、惠州等地,生活困苦,但他依然保持乐观,并在逆境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这首诗是他在与友人相聚时创作,表达了他对友谊和文人雅集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苏轼在诗中以“已收”与“前韵”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创作的回顾和对未来创作的期待。通过再次运用之前的韵律,他不仅是在延续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在对自我创作的反思和总结。可以看出,诗人在创作中对韵律的重视,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珍视。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在文人圈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友人共聚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温暖和人情味,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亲切的交流与共鸣。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延续,更是对文学和友谊的深切礼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诗卷十六已收:表明苏轼已经完成了第十六卷的诗作,暗示了他在创作上的持续努力与成就感。
  • 题再用前韵:强调他希望在新的创作中保持与之前作品的一致性,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与个人风格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此诗虽短,但在结构上严谨,显示出苏轼对诗歌形式的掌握。
  • “前韵”的使用不仅是对传统形式的继承,也暗示了诗人与前作之间的联系,增强了诗的整体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在于对艺术创作的坚持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出苏轼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与友人交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卷:象征着文学创作的累积与传承,体现了苏轼对文人的自我要求与责任感。
  • :不仅是音律的美,更是文化与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作者与读者、朋友之间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诗中常常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悲伤
    • B. 乐观与豁达
    • C. 忧国忧民
    • D. 归隐田园
  2. “前韵”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之前的内容
    • B. 之前的韵脚
    • C. 朋友的名字
    • D. 诗的主题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体现了诗人在苦难中仍然关注国家与社会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对比: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情壮志,而苏轼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生活哲理,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玉烛新 早梅 玉烛新 玉烛新 咏烛 玉烛新 汉中农家掘土,得北宋铁钱 玉烛新 寄俞鲁用 玉烛新 送宗礼大尹 玉烛新 送周大尹 玉烛新 南天烛 玉烛新 咏茉莉,用周美成韵 玉烛新 上元狱中寄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帝运 辰字旁的字 包含秀的成语 匍匐之救 日字旁的字 杂七杂八 打撑 牙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指日可下 玄字旁的字 嘻嘻呵呵 那捻 包含微的词语有哪些 章台之柳 龙战玄黄 节用裕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