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4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49:50
玉京谣·雪后独游江亭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薄醉风欹帽,岁晚登临,霁景销空翳。
认取高寒,苍烟林外时起。
敛怨蛾一面西峰,甚却懒今朝梳洗。
无人际。朱阑绕遍,閒成孤倚。
年时拥鼻来吟,冷暖曾谙,是软红情味。
过眼莺花,残僧多事还记。
指望中无限楼台,又剩粉夕阳痕渍。
黄昏未。沙路倦寻归骑。
在微醉的状态下,帽子被风吹歪,岁末时我登上江亭,晴朗的景色驱散了阴霾。
在高寒之地,苍翠的烟雾在林外时隐时现。
我收起愁苦,面对西峰,懒得打扮一番。
周围无人,朱红的栏杆环绕四周,我孤独地倚靠在上面。
往年我在这里吟唱,冷暖自知,那是柔情似水的红颜。
眼前的花儿已经凋零,残留的僧人还在唠叨。
我心中期望着无尽的楼台,只有粉红的夕阳留下痕迹。
黄昏还未降临,沙路上我疲倦地寻找归途。
作者介绍:夏孙桐,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雪后独游江亭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绪,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
《玉京谣·雪后独游江亭》是一首极具清新意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雪后江亭的景象,表达了孤独与思考的情感。开篇“薄醉风欹帽”,描绘了一种微醉的状态,展现了诗人放松的心情。接着“岁晚登临,霁景销空翳”则巧妙地渗透出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在“认取高寒,苍烟林外时起”中,诗人以高寒的景象映衬内心的孤寂,苍烟林外的意象给人以远离尘嚣的感觉。紧接着“敛怨蛾一面西峰”,诗人将怨愁寄托于自然之中,展现了对世事的无奈和懒惰。
“无人际。朱阑绕遍,閒成孤倚”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朱红栏杆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此时,诗人的思绪回到了往昔,冷暖自知的情感在“年时拥鼻来吟”中显露无遗,仿佛在追溯过往的美好。
最后,诗人虽有“指望中无限楼台”的期待,但却只剩下“粉夕阳痕渍”,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无奈,黄昏未到,归途却已疲倦,令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雪后江亭的描绘,探讨了孤独、时光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状态来开始这首诗?
诗中提到的“朱阑”代表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