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8-06 14:31:19

诗句

枉费花工著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4:31:19

原文展示:

枉费花工著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种对美好花卉的无奈。在春天,虽然辛勤地催促花开,山野间的桃花和李花却并非真正的珍贵之物。想要留存千古的芬芳,能够做出美味的羹汤的,只有梅花。

注释:

  • 枉费:白白浪费,徒劳无功。
  • 花工:指辛勤的花农。
  • 著意催:用心催促花开。
  • 漫山桃李:形容山上满是桃花和李花。
  • 非材:不是值得珍惜的材料。
  • 千古芬香:能够流传千古的香气。
  • 和羹:指用梅花制作的羹汤,强调梅花的独特价值。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它在寒冬中绽放,代表着不畏艰难、孤独坚守的精神。此外,梅花不仅被赞美为美丽的花朵,更因为其独特的香气和可食用的特性,常被用于制作美味的羹汤,寓意着其珍贵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有关。在春天的景象中,诗人反思了花的价值及其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真正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桃花和李花的描写,揭示了表面繁华背后的空虚感。诗人用“枉费花工著意催”来表达对于那些华丽而非珍贵之物的无奈,暗示在追求美丽的过程中,时光和精力都被无谓地浪费了。接着,诗人强调,只有梅花能够“能作和羹”,这不仅是对梅花特质的赞美,更是对其独特价值的深刻反思。梅花在冰雪中挺立,展现了其坚韧和独特的美丽,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情操和真正值得追求的事物。在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提醒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找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枉费花工著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诗人感叹那些辛勤催促花开的努力,桃花和李花虽美,但并不值得珍惜。
    • 第二联“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诗人认为,若想留存千古的芬芳,只有梅花才能做到,它不仅美丽,更有实用价值。
  • 修辞手法:

    • 比喻:桃李比作一般的花卉,体现了其普通性。
    • 对比:通过梅花与桃李的对比,强调梅花的独特价值。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中真正值得珍惜的事物的思考,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着表面繁华、流行的事物,虽然美丽,但却缺乏真正的价值。
  • 梅花:象征着高洁、独特和坚韧,代表着那些在艰难环境中仍能散发芬芳的真实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工是指谁?

    • A. 农民
    • B. 花匠
    • C. 商人
    • D. 艺术家
  2. 诗人认为,能作和羹的花是什么?

    • A. 桃花
    • B. 李花
    • C. 梅花
    • D. 菊花
  3. 诗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表面的美
    • B. 寻找真正的价值
    • C. 赞美自然
    • D. 享受生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与本诗均以梅花为主题,都渗透了高洁与珍贵的意象,强调在逆境中仍能绽放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与象征意义探讨》

相关查询

西湖 西湖竹枝词六首 其四 西湖杂诗 其二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八 西湖法相寺古樟仁先结亭其侧为图属题 西湖杂诗 之六 西湖春游曲 西湖歌二首 其一 西湖竹枝词 其四 西湖十咏 其七 三潭印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防意如城 生字旁的字 足蹈手舞 趣织 齿字旁的字 方言矩行 察三访四 同字框的字 理语 秉烛 戈字旁的字 称心满意 矜允 士字旁的字 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民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