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4:54
采桑子三首 其一
作者: 王时翔 〔清代〕
梨花小院东风谢,无主残春。
燕子专人。巷口斜阳记不真。
个侬背面罗窗下,粉泪偷匀。
立到黄昏。淡月微风上绣裙。
在梨花盛开的幽静小院中,春天的东风已经消逝,庭院显得无人问津,春天的残影让人感到惆怅。燕子在专注着某个人,巷口的斜阳照射,却似乎不再真实。那个人在罗窗下背对着我,偷偷地抹去脸上的泪水。直到黄昏,我站在那儿,淡淡的月光和微风轻轻拂过她的绣裙。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意象表现了春天的残酷与情感的细腻,反映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王时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诗人通过对小院和春天的描写,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采桑子三首 其一》是王时翔的一首经典词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春天与爱情的深刻感受。词中描绘的“梨花小院”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空间。东风的谢绝与无主的残春,暗示了生活中无奈的失落感。燕子与斜阳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增添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个侬背面罗窗下,粉泪偷匀”一句,将女子的柔弱与悲伤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里的“罗窗”不仅是环境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屏障,隔绝了彼此的距离。最后的“立到黄昏,淡月微风上绣裙”,将情感推向高潮。黄昏象征着人生的晚期,淡月与微风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丽。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细腻表达,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梨花小院”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秋天的落寞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立到黄昏”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