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6:58
功臣山
作者: 黄与坚 〔清代〕
郁盘松径偃青苍,
甃石犹看废苑墙。
雅噪断桥騕袅绝,
草埋眢井辘轳荒。
王宫灭没余抔土,
霸业销沈付夕阳。
争似普光遗塔在,
路人指点客徬徨。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被遗弃的地方,青翠的松树掩映着小径,石砖依然可以看见昔日的园墙。优雅的声音已被断桥所隔,草丛中埋没了井口和辘轳,显得荒凉。昔日的王宫已经消失,只剩下零星的土壤,曾经的霸业如今也沉入了夕阳的余辉中。比起这些,唯有普光寺的遗塔依然傲立,路人指着它,感到迷茫与惆怅。
作者介绍:黄与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风格多为沉郁悲凉,常反映历史的兴衰与人事的沧桑。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废墟的描绘,表达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功臣山》以清新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思考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往昔荣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青松掩映的小径和陈旧的园墙,给人一种清幽而又落寞的感觉。接着通过对断桥和埋没井口的描写,反映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后半部分,诗人用“王宫灭没”来强调历史的无情,曾经的权势和辉煌已烟消云散,最终只剩下夕阳下的遗迹,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结尾处提到普光遗塔的存在,虽显得孤独却仍然屹立,给人一种希望和坚韧的力量。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引发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同时也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普光遗塔”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功臣山》更侧重于对过去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而《登鹳雀楼》则强调了个人的壮志与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