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4 12:08:38

诗句

地冻天寒腊月半,忽惊斗转春还。

眼中万象露欢颜。

红梅花欲放,青鸟噪林间。

墙角长松气凛凛,小轩有客高谈。

说经论史品诗坛。

洗心益神智,吟诵味醰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8:38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地冻天寒腊月半,忽惊斗转春还。
眼中万象露欢颜。红梅花欲放,青鸟噪林间。
墙角长松气凛凛,小轩有客高谈。
说经论史品诗坛。洗心益神智,吟诵味醰醰。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腊月中,地面已经冻得坚硬,忽然发现斗转星移,春天又来了。
眼前的万物都露出了欢快的神情。红梅花快要绽放,青鸟在树林间欢快地鸣叫。
墙角的长松树散发着凛冽的气息,小轩中有客人在畅谈。
谈论着经典、历史和诗歌的坛子,洗净心灵,增益智慧,吟诵时味道醇厚。

注释

  • 地冻天寒:形容天气寒冷,地面结冰。
  • 腊月半:指农历的腊月中旬。
  • 斗转:指星斗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 露欢颜:万物因春天的到来而显露出欢快的表情。
  • 红梅花欲放:春天来临,红梅花即将开放。
  • 青鸟:象征春天和新的开始,常与幸福、吉祥相关。
  • 气凛凛:形容寒气逼人。
  • 高谈:高谈阔论,形容畅快地交流。
  • 洗心益神智:清净心灵,增益精神的智慧。
  • 味醰醰:形容吟诵时的味道醇厚,意味深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季高,生于当代,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其诗作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冬末春初,诗人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借此表达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寒冷冬天即将结束与春暖花开的期待。诗的开头通过“地冻天寒”描绘了腊月的寒冷,给人一种严寒的感觉,但随着“忽惊斗转春还”的出现,诗人转而抒发对春天归来的惊喜与欢喜。接着,诗人通过“红梅花欲放,青鸟噪林间”的描写,传达出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鲜花与鸟鸣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氛围。

墙角的长松气凛凛与小轩中的高谈形成鲜明对比,松树的凛冽与人们的谈笑,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找到温暖的人际交流。最后几句“洗心益神智,吟诵味醰醰”,不仅是对诗歌创作的赞美,也表达了通过艺术与交流净化心灵、提升智慧的意义。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冻天寒腊月半:描绘冬天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凛冽的氛围。
  2. 忽惊斗转春还:转折呼应,突显春天的来临带来的惊喜。
  3. 眼中万象露欢颜:自然万物因春天的降临而焕发生机,表达了诗人的愉悦。
  4. 红梅花欲放,青鸟噪林间: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春天的特征,活泼而富有生命力。
  5. 墙角长松气凛凛:描绘静谧的环境,松树表现出冬日的孤寂。
  6. 小轩有客高谈:展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温暖。
  7. 说经论史品诗坛:涉及文化交流,强调知识的分享。
  8. 洗心益神智,吟诵味醰醰:反映诗人对心灵洗涤与艺术享受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万物比作欢快的生灵,突出春天的生机。
  • 对仗:如“红梅花欲放,青鸟噪林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万物露欢颜,赋予自然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诗人在描绘外在自然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内心的喜悦与感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红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复苏。
  • 青鸟:象征着幸福与希望,传达春天的生机。
  • 长松:象征坚韧,尽管环境寒冷,依然坚持生存。
  • 小轩:象征文化交流的场所,体现人文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地冻天寒”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2. “红梅花欲放”中“欲放”指的是什么?
    A. 梅花已经开放
    B. 梅花即将开放
    C. 梅花凋谢
    D. 梅花正在生长

  3. “洗心益神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感慨
    B.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C. 对艺术与文化的追求
    D. 对寒冷的厌恶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临江仙》与苏轼的《赤壁赋》均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但《赤壁赋》中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而《临江仙》则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两首作品通过不同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驻锡峰 送张达道还山 送张达道还山 送学士汪大奠归鄞 石桥 刘阮庙 句 其二 送学士汪大猷归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鸿俦鹤侣 搜奇索古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策顽磨钝 绞丝旁的字 没闰 髟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汗的成语 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伽马射线 兀字旁的字 包含空的成语 趁势收篷 器满意得 经纶天下 瞒上欺下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