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0:43
临江仙 夜行桃源坞中
易顺鼎 〔清代〕
一径苍寒人迹断,
松毛覆满琴床。
笼灯深入白云乡。
水田听闹蛤,
山寺惹惊尨。
绝顶天风吹不住,
此时散发吟商。
翠微诗境自生凉。
行歌秦代月,
坐啸楚天霜。
在一条幽静而寒冷的小路上,人迹罕至,
松针覆盖了琴床。
灯笼在白云深处闪烁。
田边能听见蛤蟆叫,
山上的寺庙引起了狗的惊吠。
山顶的狂风吹不走我的情绪,
此时我散发长发,吟唱着商曲。
在这翠绿的诗境中自然生出一股凉意。
我在秦代的月光下歌唱,
在楚天的霜寒中自由啸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秦代月”指的是古代秦朝的月光,象征着历史与传统的延续;“楚天霜”则体现了楚地的自然景象,寓意自由与豪放。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生于嘉庆年间,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夜行桃源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自然的和谐美。
这首《临江仙 夜行桃源坞中》以夜行桃源的独特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寒冷与幽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前四句通过描写人迹罕至的道路、松针覆盖的琴床,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诗人置身于一个无人打扰的桃源秘境。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水田中蛤蟆的叫声与山寺中狗的惊吠,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与灵动气息。然后,诗人以“绝顶天风吹不住”表达了自己无畏于自然环境的决心,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诗意与灵感,表现出一种超然与洒脱。
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行歌秦代月,坐啸楚天霜”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自然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在历史长河中追求自由的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带有浓厚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如“笼灯深入白云乡”用灯的光线比喻引导,增强了意象;“绝顶天风吹不住”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精神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田听闹蛤”所描绘的声音是来自于哪个动物?
A. 鸟
B. 蛤蟆
C. 狗
D. 牛
“绝顶天风吹不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无畏与超然
B. 忧伤与失落
C. 恐惧与孤独
D. 愤怒与抗拒
诗中提到的“秦代月”代表了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历史的延续与文化
C. 自然的美好
D. 个人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易顺鼎的《临江仙 夜行桃源坞中》更偏重于表现个人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