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0:49
满庭芳 示门人,令往文登设贫
作者: 王处一 〔元代〕
彭李刘哥,三人一志,能和满县知交。
宁心效力,相助各坚牢。
今日文山去也,设贫会无论卑高。
严冬苦,迎风冒雪,认取莫辞劳。
搬柴并运水,依时救济,粒米休抛。
禀合堂高意,宠辱含包。
灭火须凭法忍,除阴鬼全仗禅刀。
真阳动,烹金炼玉,永永列仙曹。
这首诗表达了彭、李、刘三个人的志向一致,能够与满县的人交好。他们宁心静气、竭尽全力,互相支持。今天要去文山设贫,不论地位高低,大家都要齐心协力。在严冬的寒冷中,迎风冒雪,别怕辛苦。搬柴运水,按时救济,不要轻易抛弃每一粒米。要顺应合堂的高尚意愿,包容荣辱。灭火需要忍耐,驱除阴鬼则要依靠禅刀。真阳动,炼金铸玉,永远列入仙班。
王处一,元代著名诗人、道士,擅长词曲,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通常具有哲理性和社会关怀,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表现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以及对友谊和合作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设贫活动,体现了对人道主义的追求。
此诗以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主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开头三句便明确了他们的共同目标与信念,表达了坚定的合作精神。在严冬中,他们迎风冒雪、艰苦奋斗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无私奉献。诗中提到的“粒米休抛”,更是强调了珍惜生活中每一分每一毫的重要性,深刻反映出对穷困者的同情与关怀。
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诗人没有选择消极应对,而是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有耐心和智慧去应对困难,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最后以“真阳动,烹金炼玉”结尾,寓意着通过努力和坚持,终将迎来光明的未来,传递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行动?
A. 搬柴
B. 运水
C. 种田
D. 救济
诗中强调的精神是什么?
A. 自私自利
B. 忍耐与智慧
C. 消极应对
D. 逃避现实
“粒米休抛”意在提醒人们:
A. 米要抛弃
B. 珍惜每一粒米
C. 不要吃米
D. 功夫要下得多
杜甫与王处一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国家兴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王处一则更注重朋友间的互助精神与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