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55:52
处身乾坤中,适意乃其常。
贫贱亦天然,尤怨徒自伤。
平生曲命薄,守已岂不良。
量分稍过差,神理翻百殃。
荀无济世具,希进未免狂。
鄙哉绵上人,远迹空潜藏。
市朝车马喧,不碍松菊芳。
何妨著衣冠,用舍姑逢场。
傥无侥倖心,世亦不见戕。
身处天地之间,随意生活便是常态。
贫穷和卑贱也是自然的状态,特别是怨恨只会自伤。
我一生的命运本就薄弱,守住自己又有何妨?
若量力而行稍有偏差,反而会招来无数灾祸。
荀子并未能拯救世人,追求进取的心态有时也会显得狂妄。
可怜那些隐士,他们的踪迹只是在远处潜藏。
城市中车马喧嚣,却丝毫不妨碍松菊的芬芳。
何妨穿上衣冠,随便应付一下场面。
只要不抱有侥幸之心,生活也不会轻易受到伤害。
作者介绍:庞谦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见其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庞谦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之际,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慨,强调随意适应生活的态度。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传达了对命运的淡然态度。开头的“处身乾坤中,适意乃其常”指出人应顺应自然,随心而活。接着,诗人提到贫贱的自然状态,强调怨恨只会增加痛苦,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诗中出现的“市朝车马喧,不碍松菊芳”意象鲜明,描绘出繁华喧嚣的城市与高雅清新的松菊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蕴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鼓励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淡然态度,强调随心所欲地面对生活,批判了怨恨与嫉妒,提倡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贫贱亦天然”,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贫贱是人所能选择的
B. 贫穷与卑贱是自然状态
C. 贫穷的人不应怨天尤人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强调内心的宁静?
A. 车马喧嚣
B. 松菊芳香
C. 衣冠
“傥无侥倖心,世亦不见戕”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生活会充满侥幸
B. 正直生活不易受害
C. 侥幸是生活的常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