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4:13
满庭芳五首 其五
作者: 李慈铭 〔清代〕
花醒馀寒,柳苏丝雨,闰春留作重三。
倦游词客,芳序恨长淹。
为约薇壶俊侣,凤城畔闲趁珂骖。
轻阴里朱墙一抹,松影转幢南。
那堪思往事,廿年再禊,曾款精蓝。
问咸丰朝士,几共言谈。
惆怅僧贫树老,一株雪犹照春衫。
凭高望,斜阳燕麦,无恙是晴岚。
这首诗的意思可以翻译为:
寒意尚存,春天的柳枝在细雨中苏醒,闰年的春天留给我们重阳的节日。
游历疲倦的词人,对那漫长的芳草序感到无尽的惆怅。
为了约定与才俊朋友的相聚,我们在凤城旁悠闲地追逐着骊骖。
在轻柔的阴影之下,朱色的墙壁映出一抹光影,松树的影子在南方摇曳。
怎能不让人思念往昔,二十年后再度洗礼,曾经的盛景依然如蓝天般清澈。
我向咸丰年间的士人询问,几人曾共言谈。
惆怅的是那长得老朽的僧人和树木,一株雪梅依然照耀着春衫。
凭高远望,斜阳下的麦田,无恙的晴岚映入眼帘。
作者介绍
李慈铭,清代诗人,字子华,号青山,生于康熙年间。李慈铭一生多游历,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词作见长。在他的诗词中,常流露出对岁月、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慈铭晚年,诗人回望过去的岁月,表达对旧友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此时的社会环境已经经历了多次变迁,诗人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李慈铭的这首《满庭芳五首 其五》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诗中以“花醒馀寒,柳苏丝雨”开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是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接着,诗人在“倦游词客,芳序恨长淹”中透露出游历的疲惫与对春天时光的惋惜。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诗人提到“为约薇壶俊侣”,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珍视,也反映出人际关系的温暖。通过“轻阴里朱墙一抹,松影转幢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思考。
后半部分,诗人回首往事,感慨时间的流逝。“问咸丰朝士,几共言谈”一句,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和往昔时光的怀念,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感。而最后的“凭高望,斜阳燕麦,无恙是晴岚”,则以豁达的态度回应对过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平和与释然。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慈铭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明代
B. 清代
C. 唐代
D. 宋代
诗中“倦游词客”指的是什么?
A. 游历疲惫的诗人
B. 年轻的学生
C. 老年的僧人
D. 书法家
“斜阳燕麦”描述的是哪种景象?
A. 晨曦下的田野
B. 傍晚的麦田
C. 雪中的梅花
D. 春天的花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满庭芳五首 其五》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