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锦缠道 将试饶城,舟发东陇》

时间: 2025-04-30 03:15:34

诗句

挂上轻帆,恰好烟波回首。

绿依依、满堤丝柳。

扶摇万里长风后。

可有鹏程,槎泛通牛斗。

忆临歧送我,白衣携酒。

听江城、笛中梅瘦。

分襟人、正问归期道。

荷芰青时,与荔枝红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5:34

原文展示:

《锦缠道》
将试饶城,舟发东陇。
挂上轻帆,恰好烟波回首。
绿依依满堤丝柳。
扶摇万里长风后。
可有鹏程,槎泛通牛斗。
忆临歧送我,白衣携酒。
听江城笛中梅瘦。
分襟人正问归期道。
荷芰青时,与荔枝红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准备出发去饶城,乘舟前往东陇的情景。轻帆扬起,正好在烟波中回头望去,看到河堤上绿荫如织的柳树。经过万里长风的扶摇而上,是否能有如鹏鸟般的远大前程,漂浮于牛斗星间?我想起了临别时朋友送我的情景,白衣人携带着酒来送行。听着江城中笛声悠扬,似乎梅花也显得瘦弱。此时,分离的朋友正问我归来的时间,正值荷花青翠、荔枝红熟的季节。

注释:

  • 锦缠道:指的是一种华丽的道路或途径,带有诗意的表达。
  • 轻帆:指轻便的船帆,象征着轻松出行的状态。
  • 烟波:指水面上的烟雾和波浪,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扶摇万里:形容扶摇而上,迅速而远地行进。
  • 鹏程:比喻远大的前程,源于《庄子》中鹏鸟可以飞得很高、很远。
  • 槎泛:指木筏漂浮,描述一种悠闲的旅行状态。
  • 白衣携酒:指朋友在送行时带酒,象征友谊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步墀,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写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文情怀,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

《锦缠道》创作于诗人出行之际,表达了他对离别和未来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包含了对未来旅途的憧憬和期待。

诗歌鉴赏:

《锦缠道》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即将出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中以“轻帆”、“烟波”、“绿依依”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传达出诗人心中的宁静与淡然。诗的开篇即提到出行,设定了旅行的主题,接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添了诗的韵味和层次感。

诗中通过“扶摇万里长风后”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事业的思考。接着提到送行的朋友,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在离别的瞬间显得尤为珍贵。最后一句提到的“荷芰青时,与荔枝红候”,描绘了自然界的繁华与美好,也反映了人生的多彩与变化。这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生旅途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试饶城,舟发东陇:诗人准备前往饶城,乘船驶向东陇,设定了旅行的背景。
  • 挂上轻帆,恰好烟波回首:轻便的船帆扬起,回头望去,看到烟波缭绕的水面,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绿依依满堤丝柳:河堤上绿意盎然,柳树摇曳,展现春日的生机。
  • 扶摇万里长风后:经过长风的扶摇,象征着追求理想的旅程。
  • 可有鹏程,槎泛通牛斗:是否能有像鹏鸟一样的远大前程,漂浮于星空,这里引入了对理想的渴望。
  • 忆临歧送我,白衣携酒:回忆起朋友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友情的温暖。
  • 听江城笛中梅瘦:在江城的笛声中,似乎感受到梅花的瘦弱,传达了对离别的感伤。
  • 分襟人正问归期道:朋友在询问归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挂。
  • 荷芰青时,与荔枝红候: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人生的时光流转,暗示着生活的多样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鹏程比作理想的远大前程,形象生动。
  • 拟人:“梅瘦”赋予了梅花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感慨。
  • 对仗:如“荷芰青时,与荔枝红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出行为线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帆:象征轻松的出行,寓意心情的愉悦。
  • 烟波:象征自然的朦胧与美丽,代表生活中的瞬息万变。
  • 丝柳: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情,体现自然的温情。
  • 鹏程:象征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激励人心。
  • 白衣与酒:象征友好的祝福与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鹏程”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平淡
    B. 远大的理想
    C. 朋友的情谊
    D. 自然的美丽

  2. 诗中“轻帆”是指什么?
    A. 一种船的类型
    B. 船上的帆布
    C. 出行的心情
    D. 江水的波浪

  3. 诗人在回忆什么情景?
    A. 旅行的乐趣
    B. 送别的朋友
    C. 自然的美景
    D. 家乡的风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早发白帝城》:展现了旅行中的美好与期待,情感基调相似。
  • 《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涉及送别情景,体现了友谊的珍贵与时光的流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

相关查询

抗战胜利后感怀二律 其一 筑城词二首 其二 题石氏世恩堂 嘉兴缪同知号菊陂因赋 题竹为周廷晖赋 见张明府 塘上行逢友人顾愿作 酒量减 石膏行 济南黄台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字人 斧脑 百足之虫 死无对证 三点水的字 神愁鬼哭 兀字旁的字 里勾外连 枕戈泣血 不丰不杀 阜字旁的字 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注 聋结尾的成语 宏富 羽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