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4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44:00
岂意初秋事,俄闻远日期。
在公无可憾,有客不胜悲。
宅兆溪山好,郊原草木衰。
给孤园上路,无复往还时。
谁能想到,刚入秋季,就听闻了远方的噩耗。在公的生前我没有什么遗憾,而今有客人却感到无比悲伤。故居的山水依旧美好,然而乡间的草木已经衰败。孤零零的园子上路,再也不能回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历史典故,但通过“无可憾”与“有客不胜悲”传达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骥,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作品情感真挚,常以咏叹自然与人事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友人的怀念之情,反映了作者在得知朋友去世后,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初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深切怀念与感伤。首句“岂意初秋事”引入,给人一种意外和突兀的感觉,仿佛诗人在享受秋日的宁静时,突然被噩耗击中,心绪陡然转变。紧接着“俄闻远日期”,表达出消息传来的迅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悲剧感。
诗中“在公无可憾,有客不胜悲”一语,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反映出身边人的痛苦,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织。接下来的“宅兆溪山好,郊原草木衰”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突显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山水依旧美丽,而草木却已衰败,象征着逝去的时代与不可逆转的命运。
最后一句“给孤园上路,无复往还时”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暗示着对故园的眷恋与再也无法回归的惆怅。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成功地传达了人生的脆弱与对友人的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生死离别的主题,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岂意初秋事”中的“岂意”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宅兆溪山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