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1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19:03
作者: 陈永正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倚危阑,临弱水,脉脉悄无语。
偏是流波,何计得留住。
自怜美酒朱弦,为伊都绝,更谁念芳华迟暮。
黯延伫。个人应怨当时,不曾以春付。
花底相逢,情怀那能诉。
遥知绣户侵晨,捲帘妆罢,又隔断一天风雨。
我倚着危栏,面临着微弱的流水,心中默默无言。
偏偏是流动的水波,怎能留住它的流逝。
我自怜手中美酒与朱色的琴弦,为了她我都已绝望,还有谁会在意我芳华的迟暮呢。
我黯然伫立,个人应该怨恨当时的机会,没有把春天的机会好好把握。
在花下相逢,情感又如何能诉说出来呢?
遥想那绣窗下天快亮了,卷起帘子妆容已毕,又要隔断一天的风雨。
此诗提到的“春”与“花底相逢”隐含着对青春与爱情的追忆,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现代人在面对生活的孤独与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感伤。
《祝英台近》是一首深情而低沉的诗,诗人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无奈。通过“倚危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脆弱,同时“脉脉悄无语”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流动的水波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令人感到无能为力。
“自怜美酒朱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美好时光的自怜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为了爱而放弃一切的心情。“芳华迟暮”更是引人深思,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美好。
接下来的“黯延伫”,将情绪推向高潮,诗人意识到时光的无情与错过的遗憾,仿佛在控诉命运的无常。而在“遥知绣户侵晨”的描写中,诗人又回归到生活的日常,渗透着生活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呈现出一种浓郁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表达了对爱情无奈与时光流逝的悲伤,抒发了一种深沉的思索与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脉脉悄无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自怜美酒朱弦”中的“朱弦”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琴弦
b. 酒杯
c. 花瓣
诗中提到的“芳华迟暮”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春天的美好
b. 青春的流逝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陈永正的《祝英台近》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以细腻的情感和忧伤的基调表现了对青春与爱情的追忆,但《如梦令》更倾向于甜美的回忆,而《祝英台近》则更显得沉重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