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2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20:14
浅含烟,低带日。斜倚画檐侧。似叶非花,清景自狼藉。殷勤几曲朱栏,愁他压损,长只近玉人帘隙。幽梦寂。曾记一径无人,绿阴坐吹笛。浅动风枝,镇扫愁无力。几回淡月昏黄,迷离满地,扶不起一庭秋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凄凉的秋日景象。烟雾轻轻缭绕,阳光微微透过,斜靠在屋檐边的景色,似乎有叶子却不是花,清新的景致却显得杂乱无章。几曲朱色的栏杆上,愁苦的心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仿佛只能在那玉人窗前窥探。幽静的梦境中,曾记得那条无人走的小径,绿荫下坐着吹笛的人。微风轻拂,树枝轻摇,仿佛要将心中的愁苦一扫而空。然而几次淡月已经昏黄,迷离的景象满地铺散,无法再支撑起一庭的秋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玉人”通常指美丽的女子,多用于古诗词中作为爱慕或思念的对象。本诗中的“玉人”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理想的爱人。
作者介绍: 叶恭绰,清代诗人,字子夔,号慎斋。他以才情横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纠葛交织之时。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来寄托个人的情感与思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祝英台近·树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失去的哀伤。开篇的“浅含烟,低带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是薄雾笼罩下的清晨,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似叶非花,清景自狼藉”,在这句中,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朱栏的“殷勤”则透露出一种渴望与无奈,似乎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力感。
下文中提到的绿阴和吹笛,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生活场景,但随着几回淡月昏黄,诗人又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秋天的萧瑟,令人倍感惆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淡淡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情感真挚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浅含烟”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氛围?
“似叶非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用“朱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叶恭绰与李清照的作品都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伤,但叶恭绰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