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兰九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20:32:39

诗句

纤纤薄冷,使我中心如古井。

病去秋来,此乐人间岂过哉。

藤床衲被,谙尽清宵追梦味。

白昼堪憎,不尔黄梁住一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2:39

原文展示:

纤纤薄冷,使我中心如古井。病去秋来,此乐人间岂过哉。藤床衲被,谙尽清宵追梦味。白昼堪憎,不尔黄梁住一生。

白话文翻译:

纤细而寒冷的感觉,使我的内心如同一口古老的井。疾病过去,秋天来临,这样的乐趣在世间又怎能被轻视呢?藤床和粗布被子,让我领悟到清冷夜晚追逐梦想的滋味。白天令人厌恶,不如在梦中安住一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纤纤:形容细小、轻柔。
  • 薄冷:形容寒冷的感觉。
  • 中心如古井:比喻内心的深沉和孤寂。
  • 病去秋来:指秋天的来临伴随着身体的恢复。
  • 藤床:用藤条编成的床,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衲被:用粗布做的被子,强调生活的清贫。
  • 谙尽:熟悉、领悟。
  • 白昼堪憎:白天让人厌恶的感觉。
  • 黄梁:出自《庄子》,指梦中之富贵,象征虚幻的生活。

典故解析: “黄梁梦”出自《庄子》,寓意虚幻的美好生活。作者提及此典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向往梦中的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细腻,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在经历身体不适后,所感受到的内心平静与满足。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简单乐趣的珍视,也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诗歌鉴赏:

《减兰九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纤纤薄冷”描绘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引发读者对孤独的思考。古井的比喻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接着,诗人提到“病去秋来”,表明在经历苦痛后迎来的宁静与满足,这种乐趣在世间是难能可贵的。藤床和衲被的意象,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白昼的厌恶与黄梁梦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纤薄冷,使我中心如古井”:描绘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2. “病去秋来,此乐人间岂过哉”:经历苦痛后,享受秋天的宁静与乐趣。
  3. “藤床衲被,谙尽清宵追梦味”:通过简单的生活,体验追梦的滋味。
  4. “白昼堪憎,不尔黄梁住一生”:白天的无聊与厌倦,使人向往梦中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中心如古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深度与孤独。
  • 对比:“白昼堪憎”与“黄梁”形成鲜明对照,突出诗人的情感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对现实的逃避,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无奈与反思。通过清冷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井:象征内心的深邃和孤独。
  • 藤床:代表简朴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 衲被:表现生活的清贫与真实。
  • 秋天:象征丰收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纤纤薄冷”指的是什么感觉? A. 温暖的感觉
    B. 寒冷的感觉
    C. 甜蜜的感觉

  2. “黄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生活
    B. 追梦的理想生活
    C. 贫穷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卢青山的《减兰九首 其三》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在不同的背景下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研究》
  • 《诗词与人生》

相关查询

小重山 端午 鹧鸪天 有感 醉桃源 早春 桃源忆故人 暮春 南歌子 秋思 小重山 秋闺 即景 春日幽居 桃叶歌 铁杵磨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家活 捧心西子 羽字旁的字 椎埋狗窃 自有公论 无补于时 齲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醉会 爪字旁的字 矫世厉俗 花花世界 志趣 厄字旁的字 撮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