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兰 其二 茉莉》

时间: 2025-04-26 05:45:47

诗句

芳心点点。

细朵惺忪娇素艳。

碎月筛廊。

凉约烟鬟称晚妆。

玲珑小玉。

窄袖轻衫初试浴。

香已销魂。

况在秋罗扇底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7

原文展示:

减兰 其二 茉莉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芳心点点。细朵惺忪娇素艳。
碎月筛廊。凉约烟鬟称晚妆。
玲珑小玉。窄袖轻衫初试浴。
香已销魂。况在秋罗扇底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茉莉花的娇美和芬芳。诗中说,芳心如同点点花瓣,细小而惹人怜爱,朦胧中透露出娇嫩的白色。月光透过窗格,洒在廊道上,清凉的气息与烟雾缭绕的发型交织,宛如晚妆般妩媚。玲珑的小玉饰品,搭配窄袖轻衫,仿佛刚刚沐浴过,清新而迷人。香气已使人沉醉,尤其在秋天的罗扇下,更显得沁人心脾。


注释:

字词注释:

  • 芳心: 指花的心部,也引申为女子的心思。
  • 惺忪: 形容朦胧的状态,像刚睡醒的样子。
  • 碎月: 形容月光零碎洒落的样子。
  • 凉约: 指清凉的气息。
  • 烟鬟: 形容女子的发型,像烟雾般轻盈。
  • 初试浴: 形容刚刚洗过澡后的清新状态。
  • 秋罗扇: 秋天所用的扇子,带有清凉和雅致的意味。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1744-1805),字汝霖,号松溪,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和女性的美,语言清丽,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追求雅致生活和细腻情感的时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减兰 其二 茉莉》以茉莉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花的娇美与香气,勾勒出一幅清新而迷人的画面。整首诗在语言上清丽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诗中“芳心点点”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花的娇弱,而“细朵惺忪娇素艳”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美丽和清纯,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

接下来的“碎月筛廊”通过月光的描写增添了诗境的空灵和清凉气息,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优雅。此时的女子仿佛在月光下轻舞,尽显妩媚。随着“玲珑小玉”与“窄袖轻衫初试浴”的出现,诗人成功地将自然美与人文美结合,展现了女子的轻盈与灵动,仿佛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令人陶醉。

最后两句“香已销魂。况在秋罗扇底闻”,通过香气的描绘,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香气已让人心神俱醉,尤其在秋风中更显得沁人心脾,强化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悟与对生活细节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心点点。”:花瓣小而密集,象征着清新的气息与内心的纯洁。
  2. “细朵惺忪娇素艳。”:细小的花朵在微光下显得娇嫩,仿佛刚睡醒,体现了花的柔美。
  3. “碎月筛廊。”:月光透过窗棂洒落,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4. “凉约烟鬟称晚妆。”:凉爽的夜晚,女子轻盈的发型犹如晚妆般妩媚。
  5. “玲珑小玉。”:小巧而精致的饰品,增添了女子的妩媚。
  6. “窄袖轻衫初试浴。”:刚沐浴后的清新感,表现出女子的纯洁与娇羞。
  7. “香已销魂。”:花香扑鼻,令人陶醉。
  8. “况在秋罗扇底闻。”:在秋天的扇底下,香气更显得沁人心脾,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芳心”比喻花瓣,传达出心灵的纯净。
  • 拟人:花朵的“惺忪”似乎在表达情感。
  • 对仗:如“玲珑小玉”与“窄袖轻衫”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茉莉花的娇美与香气,传达了对生活细腻美好的追求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尤其在秋天的氛围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茉莉:象征纯洁、美好,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月光:象征清幽与宁静,增添了诗的氛围。
  • 秋扇:象征凉爽,反映出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茉莉
    • C. 兰花
  2. “香已销魂”中的“销魂”指的是什么?

    • A. 令人陶醉
    • B. 令人失去理智
    • C. 令人快乐
  3. 诗中提到的“秋罗扇”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凉爽
    • C. 风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细腻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展现了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黄燮清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题材上均关注女性之美,但黄燮清更侧重于自然之美,而李清照则深入探讨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 黄燮清 vs. 杜甫:杜甫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而黄燮清的作品则更注重自然和生活的细腻美,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黄燮清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觉度寺) 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 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送庞佑甫五首 宝林院次韩廷玉韵 护国寺次韵婺州韵 明老惠炭戏以二小诗 次韵王亚之来过横碧 挽曾伯充大夫词二首 其一 送叶梦锡赴荆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恒度 权衡利弊 香字旁的字 二桃杀三士 三风五气 包含萨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推天抢地 红堂堂 页字旁的字 包含彝的词语有哪些 蹶穴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自结 尝胆眠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