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己亥立冬前五日金平斋园中看作菊,高各八九尺,平生所未见也》

时间: 2025-04-30 11:19:17

诗句

玉骨珊珊仪态好,故应压倒西风。

交辉黄紫耀双瞳。

未愁肌转削,怆喜意能同。

偶尔伸眉一笑,得失眼前鸡虫。

团圞桂影伴芳丛。

小山招隐处,高咏雨濛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19:17

临江仙 己亥立冬前五日金平斋园中看作菊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原文展示:

玉骨珊珊仪态好,故应压倒西风。
交辉黄紫耀双瞳。未愁肌转削,怆喜意能同。
偶尔伸眉一笑,得失眼前鸡虫。
团圞桂影伴芳丛。小山招隐处,高咏雨濛濛。

白话文翻译:

这朵菊花的骨架娇美而挺拔,真应该压倒那西风的寒冷。
它的黄紫交辉,映照着我的双眼。虽然肌肤渐渐消瘦,但我却因有你而感到欣喜。
偶尔你展眉一笑,眼前的得失仿佛都变得微不足道。
在这团团桂影的陪伴下,芳香四溢的小山之中,吟唱着细雨朦胧的诗句。

注释:

  • 玉骨: 形容花的姿态优雅,宛如玉石般美丽。
  • 珊珊: 形容轻盈的样子。
  • 交辉: 黄与紫的光辉相互辉映。
  • 鸡虫: 指微小的得失、琐事。
  • 团圞: 圆形的样子,形容桂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号金平。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己亥年立冬前五日,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借菊花之美,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临江仙》透过菊花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诗中描绘的菊花“玉骨珊珊”,不仅展现了花的形态之美,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优雅。通过“压倒西风”的意象,诗人将秋冬的寒意与内心的温暖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交辉黄紫”描绘了菊花的色彩,同时也借此表达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即使在肌肤渐显消瘦的岁月里,诗人的心中却因与美好事物的共鸣而感到欢喜。最后两句“团圞桂影伴芳丛”,则将诗境推向更高的层次,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骨珊珊仪态好: 形容菊花优雅的姿态。
  2. 故应压倒西风: 菊花之美足以抵御寒冷的西风。
  3. 交辉黄紫耀双瞳: 菊花的色彩映照着诗人的双眼。
  4. 未愁肌转削,怆喜意能同: 虽然身体消瘦,但因欣赏美而心情愉悦。
  5. 偶尔伸眉一笑: 描绘了自然中的瞬间美好。
  6. 得失眼前鸡虫: 体现了面对小事的淡然态度。
  7. 团圞桂影伴芳丛: 在桂影和芳香的陪伴下,享受宁静。
  8. 小山招隐处,高咏雨濛濛: 描绘了一个隐逸的境地,吟唱细雨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骨”比喻菊花的美丽。
  • 对仗: “高咏雨濛濛”与“团圞桂影伴芳丛”形成对仗。
  • 拟人: 菊花被赋予了情感与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愉悦,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诗人通过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 代表坚韧与清雅。
  • 西风: 象征寒冷与困境。
  • 桂影: 象征温馨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骨珊珊”形容的是哪个意象? A) 梅花
    B) 菊花
    C) 红花

  2. 诗中提到的“鸡虫”指的是什么? A) 大事
    B) 琐事
    C) 食物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情? A) 风与雨
    B) 桂影与芳丛
    C) 山与水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菊花》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中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但其情感更偏向于忧愁与孤独,而龙榆生的《临江仙》则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淡然。

参考资料:

  • 《龙榆生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九日完县署中 其一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三 九日书吕季慈室 九日避暑山庄 九日雨色 其一 九日过滁囧卿洧盘先生招饮阳明先生祠 九日同少符饮 其二 九日登定海虎蹲山 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 其三 九日登天湖以菊花须插满头归分韵赋诗得归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联系 又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一指蔽目 恨悷 先蚕 百废具举 乛字旁的字 束手旁观 行善 榆瞑豆重 糸字旁的字 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下笔成章 豆字旁的字 水火不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