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1:36
临江仙 渔舟
作者: 陈霆 〔明代〕
瓦枕半欹诗梦醒,起来人静江空。
丛芦萧瑟战金风。
钓舟不系,吹落碧滩中。
坐稳总忘身外事,苍山独对疏慵。
夜深清露滴芙蓉。
满篷凉月,人在水晶宫。
梦醒时,头靠着瓦枕,诗意还未消散。起身时,周围静悄悄的,江面空旷无物。芦苇丛中,风声萧瑟,仿佛在与金风对抗。钓船没有系住,随意漂浮在碧滩之中。坐稳之后,便忘却了外界的纷扰,独自面对苍山,显得有些懒散。夜深时,清露轻轻滴落在芙蓉花上,凉月如水,仿佛人置身于水晶宫中。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一处宁静的环境中,借助水乡风光抒发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临江仙 渔舟》是陈霆在明代创作的一首词,整体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幽远的感觉。词中通过描绘渔舟、秋风和月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瓦枕半欹诗梦醒,起来人静江空”,勾勒出梦中醒来时的恍惚状态,给人以一种朦胧的美感。接下来,随着秋风的萧瑟,诗人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淡然的情绪。
钓舟在碧滩中自由漂浮,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世俗的纷扰与世事的沉浮都不如这片刻的宁静。而“坐稳总忘身外事,苍山独对疏慵”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内心平静来自于对外界的放下。
最后,夜深清露滴落,月光洒在舟上,似乎让人身处于一个仙境之中,令人陶醉。这一切都构成了诗人心中那份独特的美丽与宁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体现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瓦枕”是什么材料做的?
“钓舟不系”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诗中“夜深清露滴芙蓉”描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