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1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11:26
《天津查俭堂分守庆远重建龙溪黄文节公祠赋寄》
汪孟鋗 〔清代〕
天津查君今豪士,
权守蛮荒天所使。
文章政事到古人,
能使古人今不死。
谁遣涪翁住南楼,
赤脚承溜不言愁。
楼前杜鹃叫钩辀,
何时金鸡赦九州。
生来羁管死恋留,
部民献地庙祀修。
嘉定以后兵燹改,
丹霞不作此心在。
云兴雷集倾一时,
山高水长望千载。
诗人万子君故知,
妙赋南池工部祠。
吾家仲弟才亦横,
生好公诗如性命。
假若二子在世间,
定有杰句发天悭。
题成欲寄重欷歔,
万里遥酹愁云山。
天津的查君如今是豪杰,
他被派往蛮荒之地任职。
他的文采和政事不逊古人,
使得古人在今世得以不朽。
是谁让涪翁住在南楼,
赤脚承受泪水却不言愁。
楼前的杜鹃鸣叫着钩辀,
何时金鸡能赦免九州?
生来就被羁绊,死后依然留恋,
百姓献上土地修建庙宇。
嘉定之后战火频繁,
丹霞之色不再,心却依旧在。
云兴雷集,倾覆了一个时代,
山高水长,期望千载之后。
诗人万子君是我的故知,
他在南池为工部祠写下妙赋。
我家仲弟的才华也是出众,
他热爱公诗如同热爱生命。
如果二位在世,
定会有杰出的诗句涌现。
写成此赋欲寄情而叹息,
万里遥寄愁绪于云山。
汪孟鋗,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一带,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诗创作于重建龙溪黄文节公祠之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及对故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乱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汪孟鋗的《天津查俭堂分守庆远重建龙溪黄文节公祠赋寄》是一首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文化自省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查君的赞美,表现了对士人的尊重,并借古人之言彰显现世的价值。这不仅是一首对古代文化的礼赞,更是对当下社会的思考。诗中反复提到的“羁管”、“杜鹃”、“金鸡”等意象,交织出一幅诗意的画面,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切感受。汪孟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显露出对未来的期盼,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紧密相连,最终形成了这首情感丰沛、意蕴深远的诗作。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对先贤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查君在文中被描述为:
A. 豪杰
B. 文人
C. 战士
D. 商人
诗中提到的“金鸡”象征:
A. 战争
B. 贫困
C. 和平
D. 自由
诗人的情感主要集中在:
A. 对家乡的怀念
B. 对历史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