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31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六
作者: 钱仲联
军心明月大刀头,
凄绝关山戍鼓秋。
铙吹未腾辽海曲,
风声无奈八公愁。
死怜糜烂皆鸮鹤,
生苦诛求到鹭鸥。
百万残黎方迸命,
有人横槊看神州。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对明月和大刀的坚定信心,表现出在秋天的关山上,戍楼的鼓声凄凉。乐器声未能响起,辽阔的海曲也未能奏响,风声中夹杂着八公的忧愁。生死之间,死去的只剩下鸮鹤,生者却苦于被杀戮的命运,渴望能像鹭鸥一样自由。百万残存的百姓命悬一线,唯有一些人依然高举长矛,眺望着神州大地。
作者介绍:钱仲联,近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生于动荡年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动乱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军队的心态与百姓的苦难,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意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凉与无奈。开篇以“军心明月大刀头”引入,强调军队的士气与希望,紧接着却转入“凄绝关山戍鼓秋”,展现出战斗的残酷和戍楼的孤独。诗中通过乐器声的缺失,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后段描绘出生与死的对比,死者的孤独与生者的苦难,让人感受到深切的悲哀与无奈。而最后一句“有人横槊看神州”,则既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表达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期待。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深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既有对生命的珍惜,也有对自由的渴望,情感复杂而深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希望
C. 悲伤
“百万残黎”指的是谁?
A. 士兵
B. 百姓
C. 官员
诗中“横槊”代表了什么?
A. 绝望
B. 反抗与希望
C. 逃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本诗中的“百万残黎方迸命”都反映出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未来的思考,尽管背景不同,但情感共通,展现出古代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