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24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三
作者: 钱仲联 〔近代〕
黯黪云凝九野晖,
长淮北去角声微。
流膏灌地鱼争上,
毒雾横江鸟戒飞。
白马要盟期总误,
鸿沟画地诺终违。
天涯多少殇魂泪,
洒向秋原草不肥。
在黯淡的云层下,九野的阳光显得暗淡,
长淮河向北去,只有微弱的角声传来。
河水流淌,滋养大地,鱼儿争相而上,
毒雾弥漫,江边的鸟儿都不敢飞翔。
白马的约定总是虚幻不实,
鸿沟所画的誓言也总是背离。
天涯海角有多少伤魂泪,
洒向秋天的原野,草木因此而瘦弱。
钱仲联(1888-1972),字佩兰,号仲联,江苏人,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兼具现代的情感,擅长借景抒情,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时代的悲情色彩。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索。开篇的“黯黪云凝”描绘了阴沉的天气,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似乎暗示着诗人在面对历史变迁时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以“长淮北去角声微”进一步强调环境的寂静与冷清,仿佛在诉说着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
“流膏灌地鱼争上,毒雾横江鸟戒飞”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危机并存。河水滋润大地,鱼儿争相而上,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毒雾”则暗示着外部环境的威胁,鸟儿不再自由飞翔,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不安。
后四句则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白马要盟期总误,鸿沟画地诺终违”,诗人用古代的誓言来映射现实,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约定失信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以“天涯多少殇魂泪,洒向秋原草不肥”结尾,情感愈发浓烈,秋原草木的枯萎与殇魂泪水的洒落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全诗通过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义缺失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中“白马要盟”指的是什么?
“毒雾”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