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八》

时间: 2025-07-27 11:19:15

诗句

徂年舟壑付逶迤,双鹄由佗反复陂。

春梦已沈旁死魄,秋心还抱半生枝。

黄图盖地无南北,赤运因人有转移。

中夜危楼奋神笔,寒芒八角正昭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19:15

原文展示: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八
作者: 钱仲联

徂年舟壑付逶迤,
双鹄由佗反复陂。
春梦已沈旁死魄,
秋心还抱半生枝。
黄图盖地无南北,
赤运因人有转移。
中夜危楼奋神笔,
寒芒八角正昭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岁月如舟在山水间逶迤而过,双飞的鸿雁在天际反复穿行。春天的梦境已沉入过去,留下的只有死去的灵魂,而秋天的心情却依然怀抱着半生的枝桠。大地上覆盖着黄图,四处无南北之分,人的命运因缘而有所改变。半夜在高楼上挥笔写作,寒光闪烁,八角形的笔锋正垂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徂年:指过去的年份。
  • 舟壑:比喻人生旅途的艰难。
  • 双鹄:双飞的鸿雁,象征迁徙和自由。
  • 春梦:比喻美好的愿望或过往。
  • 秋心:指秋天时的心情,常与思念、惆怅相连。
  • 黄图:指大地的颜色,形容秋天的景象。
  • 赤运:指命运的变化。
  • 危楼:高楼,象征诗人高远的志向。
  • 寒芒:寒冷的光芒。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春梦”,常用于形容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双鹄”可以联想到古文化中对自由和高飞的向往,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仲联,近代诗人,工于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诗风兼具古风与现代意识,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丙戍年秋天,诗人处于人生的某个阶段,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促使他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表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开篇便用“徂年舟壑付逶迤”描绘了一幅岁月如舟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色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常。双鹄的意象巧妙地引入了自由与归属的主题,诗人似乎在追问:在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中,究竟什么才是永恒的归宿。

接下来的“春梦已沈旁死魄”更是将秋天的萧瑟与春天的生机对比,展现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诗句中的“秋心还抱半生枝”则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无奈与执着,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岁月已然流逝,但心中仍然有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后半部分“黄图盖地无南北,赤运因人有转移”,则通过抽象的意象反映人们命运的变化,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不可预测。而“中夜危楼奋神笔,寒芒八角正昭垂”则展现了诗人仍在追寻创作与表达的激情,尽管身处寒冷的秋夜,心中却仍有火焰般的创造欲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间、生命、命运的哲学思考,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徂年舟壑付逶迤:岁月如舟,行驶在蜿蜒的山水间,象征人生旅途的曲折。
  2. 双鹄由佗反复陂:双飞的鸿雁在天际反复穿行,象征自由与追寻。
  3. 春梦已沈旁死魄:春天的美好已沉没,留下的只有逝去的灵魂。
  4. 秋心还抱半生枝:秋天的思绪仍然怀抱着半生的经历,表达对人生的留恋。
  5. 黄图盖地无南北:大地被黄叶覆盖,失去了方向感,反映人生的无常。
  6. 赤运因人有转移:人的命运因缘而变,暗示人生的不可预测。
  7. 中夜危楼奋神笔:在深夜的高楼上,诗人奋笔疾书,表达创作的激情。
  8. 寒芒八角正昭垂:寒冷的光芒闪烁,八角形的笔锋似乎在空中垂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梦”与“秋心”的对比,形成鲜明的意象对照。
  • 比喻:通过“舟壑”喻指人生的旅途,体现诗人的哲学思考。
  • 拟人:赋予“寒芒”以情感,让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经历的思索以及对创作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壑:象征人生的旅途与艰辛。
  • 双鹄:象征自由、追求与希望。
  • 春梦:象征美好的记忆与失落的愿望。
  • 秋心:象征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
  • 黄图:象征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 赤运:象征命运的转换与变迁。
  • 寒芒:象征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徂年舟壑”意指: A. 过去的岁月如舟行驶
    B. 未来的希望
    C. 忘记的梦境
    D. 自由的追寻

  2. “双鹄”在诗中象征: A. 失去
    B. 希望与追求
    C. 亲情
    D. 友情

  3. 诗中提到“寒芒”,主要表达的是: A. 感伤
    B. 创作激情
    C. 寒冷
    D. 悔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登高》 by 王勃

诗词对比:

  1.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诗人的孤寂与思索。
  2. 《登高》:通过高处的视角反映人生的感悟,展现出对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钱仲联诗文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查询

忆王孙·心中无事气神和 越州歌二十首 送皇甫秀才下荆州 忆王孙 隆州 大元皇后游蓬莱岛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九 黄金台和吴实堂韵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落归漕 包含康的词语有哪些 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捻信 缶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闹累赘 过逾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下坂走丸 捰袖揎拳 白头偕老 而字旁的字 三致志 肉字旁的字 呵卵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