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5:44
菩萨蛮 〔刘基〕
林中独酌邻家酒,
门前学种先生柳。
灌木自悲吟,
风泉清道心。
独行潭底影,
蝉噪林逾静。
渡口欲黄昏,
残阳归掩门。
在树林中独自品酒,
门前学习种植邻居的柳树。
灌木在悲鸣吟唱,
清风与泉水渗透心灵。
独自走在潭底留下影子,
蝉鸣声响,让林间更加寂静。
渡口即将黄昏,
残阳回去时遮住了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徽音,号梦溪,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词,尤其以韵律和意境见长。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改革,为明朝的建立做出贡献。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末,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局的无奈。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的开头便以“林中独酌邻家酒”引入,展现了一种孤独的饮酒情景,酒虽来自邻家,却显得更加孤寂。接着,诗人用“门前学种先生柳”一语,暗示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种柳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努力。
接下来的“灌木自悲吟”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情绪,把自然中的景象与人心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尤其是“风泉清道心”的描写,清风与泉水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心灵的洗涤,显示出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独行潭底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接受与反思,潭底的影子虽是孤独的象征,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省。而“蝉噪林逾静”则用蝉鸣与寂静形成对比,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
最后的“渡口欲黄昏,残阳归掩门”将诗意推向高潮,黄昏的渡口、归来的残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丽,更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孤独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内心的宁静与自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林中独酌邻家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灌木自悲吟”中的“悲吟”是指什么?
诗中“渡口欲黄昏”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