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47
浪淘沙·感事
作者:刘基〔明代〕
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
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
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
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天边的草木稀疏,鸿雁开始南飞,冷烟缭绕着晚霞,令人感到忧伤。蝴蝶在无知中飞舞,仿佛忘却了自己身处梦境,飞上了寒冷的树枝。倚着栏杆,心中满是惆怅与悲伤,尤其是那红叶,犹如芳菲却已绝望。清晨的露水使枫叶凋零,但没有人知道这份孤独与伤感。
刘基,字士余,号季高,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深刻见长,常常表达对时事的感慨和人生的思考。刘基在明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天问》的作者之一。
《浪淘沙·感事》写于明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时。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叹,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情感。
这首《浪淘沙·感事》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头描绘了萧瑟的秋景,天际的草木稀疏,鸿雁南飞,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中通过“冷烟凝恨锁斜晖”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愁苦的情感,仿佛连烟雾也在为离别而感到忧伤。
接下来的蝴蝶形象则引发了对梦境和现实的思考。蝴蝶不知身是梦,象征着人在世俗生活中迷失自我,飞上寒枝,却又不知寒冷的逼近。这种对梦境的模糊与现实的清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惆怅感。
最后,诗人在倚栏时的惆怅和对红叶的怜惜,既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的沉思。红叶之美虽令人怜惜,却也暗含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整首词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借助秋天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考,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蝴蝶不知身是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清露自凋枫自落”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