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7:47
寄博士萧徵君维斗
作者: 卢挚〔元代〕
秦中幽胜地,乃在终南山。
盘石负磊磊,清泉散潺潺。
侃侃古君子,亹亹泉石间。
图史纷座隅,衡门昼长关。
种菊飧落英,袭芳佩秋兰。
道腴德充符,怡然有馀欢。
鸣鹤时一来,似爱孤云闲。
孤云不能飞,鸣鹤遂空还。
濈濈桃李艳,郁郁松柏寒。
羲和驶春晖,岁晏霜露繁。
感物有深儆,怀哉邈难攀。
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幽静胜地,山中有磊落的巨石和潺潺流淌的清泉。古代的君子在泉石之间谈论哲理,周围的环境安静舒适,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诗人种菊品茶,享受着秋天的芳香,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与欢愉。偶尔有鸣鹤飞来,似乎也钟情于这清幽的环境。孤云在空中漂浮,却无法飞得更远,鸣鹤便乘风而去。桃李花香四溢,而松柏却显得清冷。羲和(太阳)驱动春光,然而岁月已到年末,霜露繁重。诗人在感物之中,触发了深刻的思考,然而心中所怀的理想却遥不可及。
卢挚,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这首诗作于元代,时代背景相对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与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寄博士萧徵君维斗》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以终南山为背景,展现了山水的清幽与宁静,传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中展现了古君子的风范,他们在自然中探讨哲理,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人通过“鸣鹤”和“孤云”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反思。鸣鹤偶尔飞来,似乎也在向诗人传达一种生活的哲学,而孤云的漂浮则象征着一种无所依托的孤独感。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深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此外,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如“桃李艳”和“松柏寒”,不仅展现了四季变化的美,更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羲和的春晖和岁晏的霜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引人深思,展现了卢挚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
秦中幽胜地,乃在终南山。
描绘了终南山的幽静之地,强调其独特的自然环境。
盘石负磊磊,清泉散潺潺。
通过盘石与清泉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壮美与生动。
侃侃古君子,亹亹泉石间。
描述古君子在自然间的从容谈论,反映出理想的生活状态。
图史纷座隅,衡门昼长关。
表现了古人对历史的探讨与对时光的珍惜。
种菊飧落英,袭芳佩秋兰。
诗人通过种菊品茶,感受秋天的美好与宁静。
道腴德充符,怡然有馀欢。
表达了内心的满足与欢愉,体现了道德的丰厚。
鸣鹤时一来,似爱孤云闲。
描绘鸣鹤的出现,强调自然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感。
孤云不能飞,鸣鹤遂空还。
强调孤云的局限与鸣鹤的自由,象征人生的无奈。
濈濈桃李艳,郁郁松柏寒。
对比桃李的艳丽与松柏的寒冷,反映自然的对立与和谐。
羲和驶春晖,岁晏霜露繁。
描写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感物有深儆,怀哉邈难攀。
反思感物之深意,表达心中理想的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在纷扰世事中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终南山”位于哪个省?
诗中“鸣鹤”象征什么?
“孤云不能飞,鸣鹤遂空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卢挚《寄博士萧徵君维斗》与王维《山居秋暝》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