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6:25
听琴
作者: 苏替 〔唐代〕
弦中恨起湘山远,
指下情多楚峡流。
危槛曲终云影曙,
高楼风定烛光秋。
这首诗描绘了听琴时的情感和景象。诗人感叹湘山遥远,琴声中传递着对故乡的思念;指尖流淌的音符中包含了对楚峡的情感。曲子结束时,晨曦映照着窗外的云影;高楼上,风静止,烛光在秋夜中显得格外柔和。
作者介绍:苏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集中于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写了听琴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
《听琴》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诗中以琴声引发的思绪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弦中恨起湘山远,指下情多楚峡流”中,诗人通过对远方湘山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琴声如流水,情感如波涛,诗人将音乐与自然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
后两句“危槛曲终云影曙,高楼风定烛光秋”则描绘了听完琴曲后的静谧氛围。危槛象征着高远的追求,而曲终时的云影与晨曦,似乎暗示着希望与新生。高楼上的静谧与烛光的温暖,使整首诗的氛围既有孤独感,又不失温情,表现出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情感层次分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琴声引发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湘江流域
C. 黄河
诗中“危槛”象征了什么?
A. 高处的孤独
B. 幸福的生活
C. 自由自在
“烛光秋”所传达的意境是?
A. 温暖与宁静
B. 冷清与孤寂
C. 繁华与热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