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漫兴》

时间: 2025-05-06 02:30:34

诗句

训诂纷纷溷古今,六经谁识圣贤心。

懒于檐上看桃李,直向根源活处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34

原文展示:

训诂纷纷溷古今,
六经谁识圣贤心。
懒于檐上看桃李,
直向根源活处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今文化的反思,众多的训诂学说混杂在一起,让人难以理解古人的智慧与思想。诗人懒得在屋檐下欣赏那些桃李花开,而是希望直接追寻事物的根本和真实的生命。

注释:

  • 训诂:解释和研究古今文字和词义的学问。
  • 纷纷:形容杂乱或繁多。
  • :混合、混杂的意思。
  •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家经典。
  • 圣贤心:指古代圣人和贤人的思想和情感。
  • 懒于:懒得去做某事。
  • 檐上:屋檐下,寓意于安逸的状态。
  • 桃李:象征美好事物,常用来比喻良师益友。
  • 根源:事物的本质和起源。
  • 活处:生机勃勃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钟芳,明代诗人,生于明代万历年间,因其诗作中融入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文思想的深刻反思而被后世传颂。他的作品常常结合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展现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对古今文化的沉思时,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疑惑和对真实生活的追求。在明代,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诗人对古代经典的理解与应用产生了深刻的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关注。开头两句以“训诂纷纷”引入,描绘了古今文化交织、难以分辨的复杂局面,诗人疑问“六经谁识圣贤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迷茫感,似乎在质疑,古人的思想在当今是否依然被理解和尊重。

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不愿止步于表面的美丽(桃李),而是希望深入探索事物的根源,这种追求真实的态度,与前面的迷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真理的渴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味深远,既有对传统的怀疑,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关注,反映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与追求。诗中运用对比和反问的手法,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能引发对自身以及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训诂纷纷溷古今”:古今的训诂学说交错复杂,让人难以厘清。
    2. “六经谁识圣贤心”:谁能真正理解古代圣贤的思想呢?
    3. “懒于檐上看桃李”:我懒得只是在屋檐下欣赏表面的美丽。
    4. “直向根源活处寻”:我想要直接去探寻事物的本质和生命。
  • 修辞手法

    • 比喻:“桃李”比喻表面美好事物,指出人们常常只关注外表。
    • 反问:“谁识圣贤心”,引发思考,增强诗歌的哲理性。
  • 主题思想:探索与反思是诗歌的主题,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与对真实生命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古今: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反映了时代的沧桑。
  • 六经:代表传统文化的经典,暗示其重要性与复杂性。
  • 桃李:象征美好而表面的事物,提醒人们不要停留在表面。
  • 根源:象征真实与本质,呼唤人们去追寻更深层的真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训诂纷纷溷古今”是什么意思?
    A. 古今文化交融
    B. 难以理解的传统文化
    C. 诗人对古人思想的赞美
    D. 以上皆是

  2. “懒于檐上看桃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表面现象的关注
    B. 对生活的无奈
    C. 渴望探寻真实
    D.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钟芳《漫兴》与王维《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关注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钟芳更关注文化的反思,而王维则倾向于自然之美的享受。两者在意境和主题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钟芳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解读》

相关查询

和昌英主簿叔送花 和冯倅投赠韵二首 南海集雨霁登连天观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归卧感而赋焉二首 其一 宿庐山栖贤寺,示如清长老 闰三月二日发船广州来归亭下之官宪台 罗溪望夫岭二首 芗林五十咏·松湖 新晴读樊川诗 德寿宫庆寿口号十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麝粉 横眉竖眼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省慎 倒披 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垤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警醒 束之高阁 双人旁的字 西狩 佯狂避世 阜字旁的字 收锣罢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