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7:23
沁园春 次韵李元之听董氏双弦
作者: 张翥 〔元代〕
谁唤娇娆,斜插双弦,华筵乍开。
爱玉纤轻轧,半笼翠袖,歌喉缓引,暗点鸳鞋。
胡部新声,乐工巧制,写出龙沙马上哀。
哀何似,似离鸾惊起,白雀飞来。
丁宁击节金钗。
要细听春风且慢催。
正宫商分犯,拽归双调,伊州入破,攧遍三台。
画扇香收,罗巾汗湿,愁是云兜醉后回。
花闲客,任鸾绡缠髻,更尽余杯。
有人在轻声呼唤那娇美的女子,斜插着双弦乐器,华丽的宴席才刚刚开张。
我喜爱她那轻盈的玉指,半掩着翠绿色的袖子,歌声柔和而缓慢,轻轻点缀着鸳鸯鞋。
新来的乐曲,乐师们巧妙地编排,写出了龙沙上的悲哀。
这悲哀何其相似,仿佛离鸾惊飞,白色的雀鸟从空中飞来。
请轻轻击打节奏的金钗,仔细听春风徐来,慢慢催促。
正宫商调若有侵犯,拉回双调,伊州的曲调被打破,游遍三台。
画扇的香气渐渐散去,罗巾上满是汗水,愁绪如同醉后回首的云兜。
在花前闲聊的客人,任由鸾绡缠绕发髻,再尽情斟满余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生于元朝初年,擅长诗词,尤其在音乐、舞蹈等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他的作品常融入音乐元素,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社会上乐器演奏、歌唱活动频繁,诗人借助听乐的场景,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沁园春 次韵李元之听董氏双弦》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生活的细腻感悟。诗中以“娇娆”“华筵”等词汇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华丽而轻快的氛围。双弦乐器的引入,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温馨的宴会中,音乐的韵律与美人的舞姿相得益彰。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通过“胡部新声”“乐工巧制”,表现出对新音乐的欣赏与赞美,展现出一种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交融。中间的“哀何似,似离鸾惊起,白雀飞来”,则将情感层次提升,离别与惊慌的意象交织,令人感受到音乐之美与人生之苦的辩证关系。
整首诗的情感流动自如,既有对音乐的陶醉,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最后以“更尽余杯”收尾,余音绕梁,令人思绪万千,既显得洒脱又带有一丝惆怅,体现了浓厚的生活哲学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生活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感慨,抒发出一种人生的哲学思考与情感的交织,传递了对艺术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沁园春 次韵李元之听董氏双弦》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诗中“哀何似,似离鸾惊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