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27
旧解雕鞍芳草渡。渡口红桥千万垂杨树。不定东风吹雪絮。流莺宛转啼难住。远岸高楼相识否。六曲阑干过尽斜帆暮。人在青衣江上路。青山回首无重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渡口景象,雕鞍的马儿在芳草铺成的渡口上缓缓走过,渡口旁红色的桥上垂柳成行。东风时而吹来,带着如雪一样的柳絮,流莺在枝头婉转啼鸣,声音恰似难以停止。远处的岸上高楼是否与我相识?曲折的栏杆旁,斜帆的船只在黄昏时分渐行渐远。行人在青衣江畔的路上,回首望去,青山重叠,似乎无尽无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青衣江”可能指的是长江的一段,青山则是南方特有的山水景观,反映了作者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思念。
作者介绍: 乔大壮(1889-1969),字仲华,号北海,湖南人,近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受到传统诗词和西方文学的影响,善于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年轻时,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之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回忆。
这首《蝶恋花 其三》是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作者的情感。诗中写到的“芳草渡”和“红桥垂杨”构建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而“流莺宛转啼难住”,则通过对鸟儿歌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轻快而又不舍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与感慨。尤其是最后两句,行人在江上,青山回首,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流莺”是什么?
“旧解雕鞍芳草渡”中的“雕鞍”指的是什么?
诗中“青山回首无重数”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蝶恋花》相比,乔大壮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传递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