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5:19
原文展示: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陈继儒 〔明代〕
桐树花香月半明, 棹歌归去蟪蛄鸣。 曲曲柳湾茅屋矮, 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 一池荷叶小桥横。 灯火纸窗修竹里, 读书声。
白话文翻译:
初夏的夜晚,桐树花散发着香气,月光半明半暗。乘船归家,伴随着蟪蛄的鸣叫声。弯曲的柳树环绕的小湾里,有一间低矮的茅屋,屋外挂着捕鱼的网。笑着指向我的家在哪里?就在那一池荷叶旁,小桥横跨的地方。屋内灯火透过纸窗,在修竹丛中闪烁,传来读书的声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脱俗。此诗描绘了初夏夜晚的宁静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多有闲暇时间享受自然和生活。诗中描绘的初夏夜晚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初夏夜饮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桐树花香月半明”一句,既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又透露出初夏的生机。随后的“棹歌归去蟪蛄鸣”,以动衬静,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诗中的“曲曲柳湾茅屋矮”和“挂鱼罾”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简朴与宁静。结尾的“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则传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夜晚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桐树花香月半明”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B. 夏季
“棹歌归去蟪蛄鸣”中的“蟪蛄”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昆虫 C. 一种鱼 D. 一种花 答案:B. 一种昆虫
诗中“一池荷叶小桥横”描绘的是什么? A. 城市的景象 B. 乡村的景象 C. 山区的景象 D. 海边的景象 答案:B. 乡村的景象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忧郁 C. 宁静 D. 兴奋 答案:C.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