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4:32
蝶恋花
作者:卢挚 〔元代〕
冰褪铅华临雪径。
竹外清溪,拂晓开妆镜。
银烛铜壶斜照影。
小楼遮断江云冷。
香透罗帏春睡醒。
如许才情,肯到枯枝杏。
客子新声谁听莹。
孤山快唤林和靖。
冰雪渐融,铅华映照在雪白的小径上。
竹外的清溪,拂晓时分如妆镜般闪亮。
银烛和铜壶斜斜地照出影子。
小楼遮住了江边的冷云。
芬芳透过罗帏,春日的睡意渐渐醒来。
如此才情,怎会不在枯枝的杏花上盛放?
客子的歌声新颖,谁能倾听到那清亮的音韵?
快快去呼唤孤山的林和靖吧。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挚,元代诗人,兼擅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致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朋的思念。
《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人的深切思念。全诗通过“冰褪铅华”开篇,引出春日的温暖与生机,接着描绘清晨的竹外溪水和小楼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中“香透罗帏”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春日的气息,还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情感的层面,诗人通过“如许才情,肯到枯枝杏”的句子,表达了对才能与生命的思考,似乎在询问这份才华是否能在枯枝上绽放出花朵,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最后,通过对“客子新声”的提及,诗人呼唤友人,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渴望的情感对比,增添了诗的深度。
整首诗运用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内心的情感波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与才华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冰褪铅华”指的是什么?
A. 冬季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小楼遮断江云冷”中提到的小楼有什么作用?
A. 阻挡阳光
B. 遮挡寒冷的云
C. 增加诗的对比
诗人呼唤的“林和靖”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另一位诗人
C. 诗中虚构的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卢挚的《蝶恋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皆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情感表达上,李清照的词更显细腻与柔情,而卢挚的诗则更具豪放与深沉。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