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时间: 2025-05-02 19:32:55

诗句

又是十年去。

叹十年、韶华如故,鬓丝非故。

蓦地风涛淹绿野,惊起鱼龙无数。

对锦陌、铜驼不语。

半碎金瓯还待补,愧深衣、皂帽春申浦。

望钟阜,空怀古。

扪天梦里无凭据。

且安排、藏山之业,日亲蟫蠹。

半亩梅边一溪水,此计因循已误。

怕斜照、渐昏江树。

扶竹闲吟归去也,又烟云、杳渺知何处。

浮一艇,逐鸥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2:55

原文展示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马叙伦

又是十年去。叹十年韶华如故,鬓丝非故。
蓦地风涛淹绿野,惊起鱼龙无数。
对锦陌铜驼不语。半碎金瓯还待补,
愧深衣皂帽春申浦。望钟阜,空怀古。
扪天梦里无凭据。且安排藏山之业,
日亲蟫蠹。半亩梅边一溪水,此计因循已误。
怕斜照渐昏江树。扶竹闲吟归去也,
又烟云杳渺知何处。浮一艇,逐鸥鹭。


白话文翻译

又过了十年。感叹十年的青春依旧,头发却已斑白。
突然之间,风浪淹没了绿野,惊起了无数鱼龙。
面对繁华的街道和铜驼雕像无言以对。半只破碎的金杯仍需补救,
感到愧疚,身穿深色衣衫、戴着黑帽子在春申浦游荡。
望着钟阜,心中空怀古情。
在梦中摸索天际却无凭据。暂且安排藏山的事业,
日复一日地被蟫蠹侵蚀。半亩梅树边流淌着一溪水,这个计划因循已误。
害怕斜阳渐渐照射在江边的树木上。扶着竹子闲吟着归去,又在烟云间渺不可知何处。
漂浮在小艇上,追逐着鸥鹭。


注释

  1. 韶华:指美好的青春时光。
  2. 鬓丝非故:指头发已经变白,不如从前。
  3. 锦陌铜驼:形容繁华的街道和雕像。
  4. 金瓯:比喻疏漏的事物,需修补之意。
  5. 春申浦:指的是春申的水域,带有怀旧之情。
  6. 钟阜:古代地名,象征历史沧桑。
  7. 蟫蠹:指虫害,隐喻时间的侵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叙伦(1882-1952),字雨农,号海樵,近代诗人、学者,曾任职于教育界和政府,致力于推动新文化运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马叙伦三十三岁之际,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时代背景是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贺新凉》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诗中“又是十年去”开头,迅速引入主题,既是对过去的感慨,又是对未来的忧虑。诗人通过“韶华如故,鬓丝非故”展现出青春的短暂与无情,反衬出自身的苍老。

接着,诗中描绘的“风涛淹绿野,惊起鱼龙无数”,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对比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言。通过“对锦陌铜驼不语”,诗人又表达出对繁华而空虚的街市的无奈感,似乎在暗示着即便身处繁华,却无法与之沟通。

整首诗的情感在“扶竹闲吟归去也,又烟云杳渺知何处”中达到高潮,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用“逐鸥鹭”作为结尾,象征着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的依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是十年去”:时间的流逝。
  • “叹十年韶华如故,鬓丝非故”:感叹青春虽在,容颜却已老去。
  • “蓦地风涛淹绿野,惊起鱼龙无数”:突如其来的自然变化,象征生命的活力。
  • “对锦陌铜驼不语”:面对繁华却无话可说,感到孤独。
  • “半碎金瓯还待补,愧深衣皂帽春申浦”:象征生活中的缺失与愧疚。
  • “望钟阜,空怀古”:怀古之情,感叹历史的沧桑。
  • “扪天梦里无凭据”:对理想的追寻却无实证。
  • “且安排藏山之业,日亲蟫蠹”:生活中的琐碎与时间的侵蚀。
  • “半亩梅边一溪水,此计因循已误”:对计划的反思与感叹。
  • “怕斜照渐昏江树”:对未来的担忧。
  • “扶竹闲吟归去也,又烟云杳渺知何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浮一艇,逐鸥鹭”:象征自由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风浪,表现其无情。
  • 拟人:自然景象如“鱼龙”被赋予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对称的句式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十年:象征时间的流逝,承载了过往的回忆。
  2. 青春:代表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3. 风涛: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不可掌控。
  4. 铜驼:象征繁华的背后却是孤独。
  5. :象征清雅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诗人感叹“十年韶华如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C. 对青春的无所谓
    D. 对生活的满足

  2. “蓦地风涛淹绿野”中的“风涛”主要象征什么? A. 内心的波动
    B. 自然的变化
    C. 社会的动荡
    D. 个人的迷茫

  3. 诗中提到的“扶竹闲吟”给人什么感觉? A. 忧伤
    B. 宁静
    C. 烦躁
    D. 激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的孤独与对酒的依恋,与马叙伦的《贺新凉》中的孤独感有相似之处。
  • 孟浩然的《春晓》则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与马叙伦对生活的思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马叙伦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元日和北计兄原韵 鹧鸪天 己巳岁除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赠友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七 鹧鸪天 其三 夏日松江笏溪草堂小住作 鹧鸪天 鹧鸪天 内江留柬适兮 鹧鸪天五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字旁的字 无所施其技 西字头的字 龍字旁的字 包含胶的词语有哪些 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放河灯 布料 涩勒 笨头笨脑 斐然成章 孤云野鹤 乙字旁的字 倚此为命 熟醉 龙鸣狮吼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