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2:55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马叙伦
又是十年去。叹十年韶华如故,鬓丝非故。
蓦地风涛淹绿野,惊起鱼龙无数。
对锦陌铜驼不语。半碎金瓯还待补,
愧深衣皂帽春申浦。望钟阜,空怀古。
扪天梦里无凭据。且安排藏山之业,
日亲蟫蠹。半亩梅边一溪水,此计因循已误。
怕斜照渐昏江树。扶竹闲吟归去也,
又烟云杳渺知何处。浮一艇,逐鸥鹭。
又过了十年。感叹十年的青春依旧,头发却已斑白。
突然之间,风浪淹没了绿野,惊起了无数鱼龙。
面对繁华的街道和铜驼雕像无言以对。半只破碎的金杯仍需补救,
感到愧疚,身穿深色衣衫、戴着黑帽子在春申浦游荡。
望着钟阜,心中空怀古情。
在梦中摸索天际却无凭据。暂且安排藏山的事业,
日复一日地被蟫蠹侵蚀。半亩梅树边流淌着一溪水,这个计划因循已误。
害怕斜阳渐渐照射在江边的树木上。扶着竹子闲吟着归去,又在烟云间渺不可知何处。
漂浮在小艇上,追逐着鸥鹭。
作者介绍:马叙伦(1882-1952),字雨农,号海樵,近代诗人、学者,曾任职于教育界和政府,致力于推动新文化运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马叙伦三十三岁之际,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时代背景是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反思。
这首《贺新凉》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诗中“又是十年去”开头,迅速引入主题,既是对过去的感慨,又是对未来的忧虑。诗人通过“韶华如故,鬓丝非故”展现出青春的短暂与无情,反衬出自身的苍老。
接着,诗中描绘的“风涛淹绿野,惊起鱼龙无数”,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对比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言。通过“对锦陌铜驼不语”,诗人又表达出对繁华而空虚的街市的无奈感,似乎在暗示着即便身处繁华,却无法与之沟通。
整首诗的情感在“扶竹闲吟归去也,又烟云杳渺知何处”中达到高潮,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用“逐鸥鹭”作为结尾,象征着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的依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诗人感叹“十年韶华如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C. 对青春的无所谓
D. 对生活的满足
“蓦地风涛淹绿野”中的“风涛”主要象征什么?
A. 内心的波动
B. 自然的变化
C. 社会的动荡
D. 个人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扶竹闲吟”给人什么感觉?
A. 忧伤
B. 宁静
C. 烦躁
D.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