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8:42
贺新凉·有感,喻之杨花
作者: 马叙伦 〔近代〕
无计留春住。细思量三分春色,二分尘土。
还有一分东流水,做就梢头媚妩。
只不解东君何故。才教春来还教去,
算成心做弄痴男女。正儿辈,为君误。
嫣红姹紫都无数。向佳人钗边颤袅,
袖边飞舞。唯有杨花偏抱独,
不共燕支分妒。只一片冰心自许。
却为多情寻荡子,教飞天坠地空辛苦。
千古恨,从谁诉。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而又易逝的感慨。诗人感叹春天无法长久留驻,细细想来,春色只占三分,余下的则是尘土和流水。春来又春去,仿佛是东风在玩弄痴情男女的感情,正如那些年轻人,为了爱情而误入歧途。各种美丽的花朵纷纷盛开,佳人们的衣袖轻舞飞扬。然而,唯有杨花孤独地舞动,不与燕子争妒。自称一片冰心的我,却因多情而追寻那些游荡的子弟,结果只能空劳心力,千古之恨,又能向谁诉说呢?
作者介绍: 马叙伦,近代诗人,擅长用古典诗词表达细腻的情感。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常常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深思。
《贺新凉·有感,喻之杨花》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春天象征着希望和美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终究会消逝,留给人的只是无尽的思念与遗憾。诗中提到的“东君”即春风,暗示着自然力量对人类情感的操控,让人不禁思考在情感面前,人是否只是被动的角色。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嫣红姹紫”描绘了春花的绚丽,而“杨花偏抱独”的意象则突出了孤独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中情感愈加深刻,杨花的孤独呼应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特别是“千古恨,从谁诉”,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引发人们对历史、爱情与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爱情无奈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自然与情感面前的脆弱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一季节的象征?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嫣红姹紫"主要形容什么?
A. 风景
B. 花朵
C. 人物
D. 诗人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无奈与遗憾
C. 恐惧
D. 兴奋
答案: 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贺新凉·有感,喻之杨花》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此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