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04
词客哀时且未还,中间消息两茫然。
秦城楼阁烟花里,触忤愁人到酒边。
非阮籍,似张骞,强移栖息一枝安。
即今耆旧无新语,自断此生莫问天。
这位词客在伤感的时光里尚未返回,期间的消息却一片茫然。
在秦城的楼阁和烟花之中,愁苦的人只好借酒消愁。
我并不如阮籍那样洒脱,也不像张骞那样勇敢,只能勉强安顿在一处。
如今年老的朋友已无人再说新话,我自己断绝了对生活的问询,也不再问天命。
张伯驹(1899-1971),字季良,号白山,江苏人,现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表现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此词创作于张伯驹人生的某个阶段,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索。作品中的情感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此首《鹧鸪天 其五》以词客的身份发声,展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开篇即以“哀时”引入,暗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忧虑,表达了对朋友未归的惦记与无奈。接着,词中提到的“秦城楼阁烟花里”,描绘了尽管表面繁华,内心却是愁苦的对比,烟花虽美,却无法驱散愁苦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阮籍与张骞,分别象征着洒脱与勇敢,词人则自谦为“强移栖息一枝安”,显示了他在生活中的无奈与困惑。最后一句“自断此生莫问天”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命运的放弃与无力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对比手法及历史典故的运用,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隐秘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淡然。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旧友的思念。词人对时光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放弃,体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词中提到的“阮籍”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词人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用哪一句来概括?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伯驹的《鹧鸪天 其五》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沉重,前者虽有忧愁,但更多的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后者则是对无奈与失落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