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0:54
春来
高启 〔明代〕
客愁拟向春来减,
春到愁翻倍旧时。
走马已无年少乐,
听莺空有故园思。
日光皛皛浓熏草,
风力扬扬缓堕丝。
辟历沟南酒家路,
共谁来往问花枝。
客人在春天来临之际,原本想要减轻内心的愁苦,然而春天的到来却让愁苦翻倍,胜过往年。如今走马游玩,已无年轻时的欢乐,只有听莺啼鸣时,空留对故乡的思念。阳光明媚,照射在浓密的草地上,微风轻拂,像丝绸般缓缓飘落。走过沟南的酒家路,究竟有谁能伴我一同问询那盛开的花枝?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士英,号逢辰,明代初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情世态。
《春来》作于高启感怀春天之际,诗中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春暖花开之时,心中却充满了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春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提到“客愁”,点明了诗人身为游子的身份,随着春天的到来,他本希望减轻愁苦,但却发现愁苦加倍,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在“走马已无年少乐”一句中,隐含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年轻时的快乐已难再现。听莺啼鸣则更引起对故乡的思念,莺声虽美,却也让人倍感孤独。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日光和微风的变化,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但这一切在诗人眼中却是徒然的。最后两句“辟历沟南酒家路,共谁来往问花枝”,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分享这份美好的心情,却又感到无奈的孤独。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期待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又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客愁”指的是:
诗中“走马已无年少乐”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高启《春来》与孟浩然《春晓》在春天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高启的诗更多体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而孟浩然则更多抒发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与享受,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