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34
鹧鸪天 次韵和尹默偶成
作者:汪东 〔清代〕
百距何妨偶一迎。
一亏还恐百无成。
移山志大人难寿,
炼石功完地已倾。
诗止酒,赋闲情。
后人长是笑渊明。
不如且唱潇潇雨,
也有吴侬侧耳听。
即使百步之遥,偶尔相迎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一旦错失机会,还怕什么都无法成就?
想要移山的志向虽大,但人活的时间却难以长久;
炼石的功夫虽然完成,然而天地也已倾斜。
诗歌止于酒,赋诗亦是闲情。
后人常常笑话陶渊明的志趣。
不如就唱一曲潇潇细雨,
也可以让吴侬(指江南人)来仔细倾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背景下,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尤其是对陶渊明理想生活的理解与质疑。
此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志向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开篇以“百距何妨偶一迎”引入,表现出对人生短暂与机遇稍纵即逝的感慨。接下来的“一亏还恐百无成”进一步强化了失去机会的无奈,暗示人生的脆弱和不确定。
“移山志大人难寿,炼石功完地已倾”两句,运用比喻,表现出即使有伟大的理想与追求,但人生的有限性使得这些理想难以实现,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自我抒发,提到“诗止酒,赋闲情”,表现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提醒自己与后人,诗与酒虽能带来短暂的欢乐,但终究无法改变现实。
末尾两句“不如且唱潇潇雨,也有吴侬侧耳听”,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由沉重转为轻松,选择以诗歌作为生活的寄托与表达,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哲学。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呼唤对生活的热爱,也在传递一种文化的认同感,暗示诗歌的力量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触动人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性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呈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移山志大”,这句的意思是:
A. 人的志向很大
B. 移山是简单的
C. 人活的时间长
“不如且唱潇潇雨”中“潇潇雨”象征:
A. 暴风雨
B. 生活的乐趣
C. 忧伤
诗人提到陶渊明,意在:
A. 赞美他
B. 讽刺他的理想生活
C. 怀念他的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