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蒋芸将往香港,写此赠别》

时间: 2025-07-28 15:54:55

诗句

身是阊门萼绿华。

多文宜与碧笼纱。

惊鸿顾影余飞动,梦雨飘春足怨嗟。

云路迥,客程赊。

向来羁泊本无家。

人生惯作寻常别,不用低回海一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54:55

原文展示

鹧鸪天·蒋芸将往香港,写此赠别
作者: 周学藩 〔近代〕

身是阊门萼绿华。
多文宜与碧笼纱。
惊鸿顾影余飞动,
梦雨飘春足怨嗟。
云路迥,客程赊。
向来羁泊本无家。
人生惯作寻常别,
不用低回海一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阊门(指长江)的送别情景,阊门的绿华在眼前盛开,像是用纱笼包裹着美丽的景致。惊鸿飞舞,回头一看,仿佛在空中轻灵地翩翩起舞,梦中的细雨飘洒,令人感到春天的怨惋与惆怅。云路遥远,行程漫长,向来在外漂泊的人本就没有真正的家。人生总是习惯了这样的别离,不必在海边低头回首。

注释

  • 阊门:古代长江的一个重要水路出入口,象征着离别。
  • 萼绿华:指春天盛开的花朵,生机盎然。
  • 惊鸿:比喻轻盈的女子,形容其婀娜多姿。
  • 碧笼纱:用轻纱装饰的笼子,象征美丽与脆弱。
  • 云路迥:指遥远的旅途。
  • 羁泊: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寻常别:指日常的离别,已司空见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学藩(1842-1899),字子华,号梅溪,江苏无锡人。清末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常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观为主,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周学藩好友蒋芸即将前往香港之际,表达了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与美好祝愿。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朋友即将远行的深切不舍。开头两句“身是阊门萼绿华”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象征着一段美好的时光即将结束,而随之而来的“惊鸿顾影余飞动”则通过对“惊鸿”的比喻,传达了对友人轻盈身姿的赞美,及其即将离去的惆怅。这种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伤,贯穿了全诗。

“云路迥,客程赊”两句,表达了长途旅行的艰辛与遥远,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绪。诗中提到“向来羁泊本无家”,将个人的漂泊与无根状态,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在结尾“人生惯作寻常别,不用低回海一涯”中达到高潮,强调了离别的普遍性与不可避免,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细腻的个人情感,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是阊门萼绿华:身处阊门,眼前是绿花盛开的景象。
  2. 多文宜与碧笼纱:与美丽的女子相映成趣,仿佛被纱笼包围。
  3. 惊鸿顾影余飞动:如同飞舞的鸿雁,回头一看,余影轻盈。
  4. 梦雨飘春足怨嗟:梦中的细雨如春日飘洒,令人心生怨恨与叹息。
  5. 云路迥,客程赊:旅途遥远,行程漫长。
  6. 向来羁泊本无家:漂泊在外的人,总是没有真正的归属。
  7. 人生惯作寻常别:人生总是习惯了这样的离别。
  8. 不用低回海一涯:不必在海边低头回望这个离别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惊鸿”比喻轻盈的女子,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工整,尤其是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梦雨与怨嗟结合,赋予了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离别与人生的无常,传达了对于友人深切的祝福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展示了友情之美与人情之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阊门:象征着离别的地点。
  • 绿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惊鸿:美丽、轻盈的女子,象征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云路:旅途的遥远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阊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离别的地点
    • B. 归来的路
    • C. 友人的家
    • D. 美好的未来
  2. 诗中的“惊鸿”比喻什么?

    • A. 飞鸟
    • B. 美丽的女子
    • C. 远行的朋友
    • D. 自然景色
  3. “人生惯作寻常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离别的恐惧
    • B. 对离别的无奈与豁达
    • C. 对相聚的渴望
    •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在表达离别的同时,也展现了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鹧鸪天》 vs. 《水调歌头》:两首词都描写了离别,但《鹧鸪天》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水调歌头》则体现更为广阔的人生哲理。两者在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美学特征。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周学藩生平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婺州通判徐殿丞 宣州杂诗二十首 送令狐宪周度支知秀州 九月一日 送刘纠曹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 景彝率和唐崇徽公主手痕诗 送觉上人归湖州 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二霅上二首 过小石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闳言高论 侑饮 挨家挨户 歹字旁的字 意气自若 耂字旁的字 积金至斗 包含晰的词语有哪些 宿讼 示字旁的字 青林黑塞 风字旁的字 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互走 单耳刀的字 蚫螺酥 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